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张自拓)以大地为场景、以田野为课堂,在浸润式实践中亲近泥土、体验劳动。4月 29日下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携手打造的“真理的味道・田野思政课”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耕读教育活动在温州市“大榕树・温思政”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基地——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火热展开。
据介绍,这场以“最是劳动美,青春正当时”为主题的耕读教育活动,分为“专题讲授”“田间劳作”“园区参观”三个板块,来自两校中职、高职不同学段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联动参加本次活动。
田野课堂:在走进“三农”中讲好新时代变革实践
“乡村何以蝶变?”“‘千万工程’如何绘就浙江共富新画卷?”“乡村振兴,青年何为?”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思政教师黄露伊以问题导入启发思考,为现场学生带来一堂题为《以乡村振兴为己任——让青春之光闪耀在时代的征程上》的思政课。
课上,不同学段的学生间,讨论热烈、互动频频。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黄露伊勉励全体学生,以专业所学回应时代所需,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为农业强国建设书写青春答卷。
劳动实践:在亲近泥土中体验劳动之美
“同学们,番茄想要高产,植株调整很关键,整枝、打杈、摘心一步都不能少。”来自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蔬菜所的水德聚老师,一边给学生们讲解“番茄田间植株调整”的技术要点,一边又给学生们普及起“番茄的一生”。
从植株形态特征识别,到吊蔓、整枝打杈、施肥,学生们兴致高涨,温室大棚内还比起来谁更“技高一筹”,比学赶超的劳动场面热火朝天。
沉浸体验:在感受现代农业中厚植爱农情怀
在植保无人机飞防工作室,“遥控器右杆控制高度,左杆调整行进速度。”雷炜潇老师指导学生们推动操纵杆,植保无人机在作业区域上下飞转。“作业效率每小时 100 亩,相当于50人同时劳作。”机翼的震动在指尖划过,“科技兴农”的分量在掌心真实可触。
走进数字化育苗中心,经过风淋器消毒“洗礼”,实时跳动的温度、湿度数据与自动旋转的喷灌装置映入眼帘,这些充满“科技范”的农业设施,能够通过传感器精准调控种苗生长环境。一盘盘摆得整整齐齐的秧苗,正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下,茁壮成长。
“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感觉又好玩又有意义,能在学习中收获知识,又能在劳动中感受快乐。还有那些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让我大开眼界,跟我想象的农业完全不一样。”来自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24电子商务2班的唐姝婷同学开心地说。
“真理的味道是泥土的芬芳。从课堂到田野,这场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活动,让不同学段的学生从‘理论浸润—实践体验—专业赋能’的立体课堂中实现双向成长。”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晓莉表示,后续,学院将根据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等不同节点,持续探索不同场景、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田野思政课。
据悉,近年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持续打造“真理的味道·理田问道”思政品牌,深挖“山、水、田、园”思政元素,以“圈层式田野课程、场景式实践活动、浸润式耕读教育”为抓手,构建以“耕读教育”为核心、“兴农报国”为价值取向的田野思政育人体系,推动思政育人出“新”走“心”,引导青年学生在躬耕笃行中厚植“知农爱农”情怀。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