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孙灿 叶增姝)“对着机器说句话,就能生成个性化简历;扫个码登录平台,招聘岗位信息实时同步。”5月7日,由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浙”里有才•“翼”起向前——2025年金华市“一廊六城十链”在金高校双选会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下简称“浙江广厦大学”)春季校园双选会在学校文体中心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吸引了省内外300余家企业携5000余个岗位“抢滩”招才,更以AI大数据、云端直播、跨区域政企校联动等创新形式,为毕业生搭建智慧就业的“职”通桥梁。
在双选会入口处的“智慧就业服务区”,搭载着AI智能系统的求职一体机前围满了学生。只需输入“意向岗位”“期望薪资”等关键词,系统便能快速筛选匹配岗位,甚至自动生成一份融合学生专业特色与实践经历的智能简历。“原本需要花半天时间海投简历,现在几分钟就能精准锁定目标,还能一键投递到企业HR邮箱!”学生们兴奋地展示手机上的AI智聘界面,更对学校提供的AI大数据助力高效就业服务赞不绝口。
为便于部分在外实习毕业生、其他未能现场参会学生了解双选会情况,本次活动增设现场直播环节。部分地市(县)人社局有关部门领导,通过线上方式推介本地的大学生就业和人才政策,用人单位则通过现场直播方式,对单位情况和用人需求进行介绍,学校有关部门则介绍了大学生应征入伍、基层就业计划等相关政策。
“来东阳就业创业,为东阳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浙江广厦大学毕业生可以提档享受人才政策,还有优惠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可以享受几十万元的人才补贴!”“象山实习也有着优厚的实习就业补贴政策,欢迎来到象山!”双选会现场,东阳、永康、象山等县市的人社部门展位前人头攒动。各地“抢人”诚意十足,纷纷打出“实习即补贴、就业即奖励”组合拳,抛出橄榄枝,吸引人才。
这种“市县组团式”揽才模式,正是金华市“一廊六城十链”产业布局的缩影。学校通过校地合作前置人才政策对接,既能帮助毕业生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又能缓解地方重点产业“家门口高质量就业”的问题。据统计,仅活动当天,各县市共收到上千份求职登记表,学生们纷纷明确表示“优先考虑政策支持地区”。
据悉,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浙江广厦大学将“访企拓岗”活动升级为“优岗行动”。今年以来,校领导带队走访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永康五金产业带、绍兴校友企业等单位,挖掘岗位,更聚焦“岗位与专业匹配度”“职业发展可持续性”等核心指标。企业端也拿出“真金白银”留人,吸引大批学生咨询。而学校同步设立的“基层就业”“大学生入伍”政策咨询区,为毕业生拓展多元化选择空间。
“智慧就业不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有温度的服务。”浙江广厦大学校长卜月华强调,通过AI赋能精准匹配、校地协同政策护航、校企联动提质扩容,学校正构建“就业生态圈”,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