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杭州市青蓝小学举行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暨生命教育体验馆揭牌仪式
2025-05-09 08:5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 通讯员 纪思芸)5月8日上午,在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杭州市青蓝小学联合拱墅区红十字会开展“矢志人道 携手同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杭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周澍,杭州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梁强勇,浙江省红十字会人道传播与组织管理部部长范海萍,浙江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指导与备灾救灾中心负责人龚青云,拱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贾元元,长庆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琼梅,拱墅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建恩,拱墅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史寒屹,长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柯林伟,全国最美救护员沈俊等领导走进校园,与杭州市青蓝小学党总支书记娄屹兰、校长胡艳英,共同见证这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教育实践课。


  校史馆里的红色传承:四十年播撒人道火种

  推开校史馆的大门,一件件泛黄的展品宛如时光的信使,无声诉说着四十载的人道坚守。瞧,1989年《浙江日报》头版上,关于学校红十字活动的报道赫然在目;舞台上,学生参加红十字青少年汇报表演的剪影定格着青春风采;社团活动中,练习包扎的稚嫩身影更是生动展现着志愿精神的传承。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早在1982年便成立校园红十字社团,据了解。红十字志愿服务还被纳入学校的 "经历教育" 十二种经历体系之中,成为每一位学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从1989年首获“浙江省红十字先进集体”称号,到连续获评“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省红十字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在青蓝礼宾讲解员如数家珍的讲述中,一条清晰的育人脉络浮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从技能训练到品格塑造,红十字精神已融入校园文化基因。


  急救小英雄登场:让生命守护从娃娃抓起

  “同学,同学!你能听到我说话吗?”随着一声急切的呼唤,三年级的学生救护员迅速跪地检查“伤员”呼吸,随后用标准手法完成心肺复苏按压。这是《救护小英雄》情景剧中的一幕,由学校“红领巾急救队”自编自演。舞台上,孩子们通过模拟运动扭伤、流鼻血、突发昏厥等场景,展示了急救包扎、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技能,动作干净利落,解说清晰流畅,赢得阵阵掌声。


  这份扎实的应急救护教学功底,源于杭州市青蓝小学创新构建的 "全员普及+ 梯队精进" 双轨培养模式。在校内,全体教师100%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资质,并依托与医院共建的联训机制,定期开展专业化技能提升;在校外,学校将急救课程深度融入校本特色教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量身定制阶梯式教学内容:低年级聚焦创伤处理基础操作,中年级系统学习心肺复苏技能,高年级则进阶掌握常见现场应急救护流程。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位青蓝学子都是注册红十字小会员,通过循序渐进学习实践,他们在毕业时已成长为具备专业素养、敢于主动施救的 "急救小卫士"。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到实践,这套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让应急救护知识真正扎根校园,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力量。


  生命教育体验馆:打造沉浸式育人新空间

  伴随热烈的掌声,“生命教育体验馆”正式揭牌。在拱墅区红十字会的专业指导与大力支持下,这个200平方米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设有“红十字科普墙”“急救呼叫”“救援练习”“VR沉浸”等主题区。


  在VR沉浸区,学生通过虚拟场景学习避险技巧;于科普墙,学生汲取知识转化能量;急救训练区配备智能化人体模型,学生可以练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学生每次完成培训即可累积“生命积分”,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兑换“急救小卫士”徽章。

  全国最美救护员沈俊成为了学校红十字社团的校外辅导员。他的加入,将用榜样力量为青蓝学子照亮志愿道路。


  从1982年成立红十字社团,到如今打造生命教育体验馆;从1989年首获省级荣誉,到构建“课程+基地+联盟”三维育人体系,青蓝小学始终以先锋姿态探索人道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学校仍在持续探究儿童视角的红十字精神传承之路,不断拓宽学习的场景与空间,让博爱种子播撒进更多童心。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