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华雯婕 骆海军 摄影 陈博阳)5月7日,宁波大学2022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本科生走进宁波市第四中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深度观摩宁波市骨干班主任骆海军老师策划的“内驱力破茧”主题班会课。此次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现了地理师范专业在职前职后德育融合衔接上的探索,也彰显了骆海军老师深耕教育二十年的智慧与情怀。
以生为本,激活成长内驱力
班会课以学生为主导,通过情景剧《树洞》、解绳游戏、时间象限法则实践等多元形式,生动诠释内驱力培养路径。骆老师将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融合,引导学生从“自主感、胜任感、联结感”出发,探索自我激励的核心动力。
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动机测试”“未来愿景书写”等环节,剖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学习SMART原则与“荷花定律”,领悟目标分解与长期坚持的重要性。“真正的动力源于内心的火种,教育需点燃每一颗渴望成长的心。”骆海军总结说。
班级管理:从“管”到“理”,以爱润心
作为宁波市骨干班主任,骆海军在此前的经验分享会上,以《从“管”到“理”,从“心”到“行”》为主题,系统阐释班级管理的逻辑与温度。他提出“五善”与“五于”理念,强调班主任需善于观察、引导、倾听,并以“情、理、行、法”育人。面对学生紧急事件,他倡导“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教育智慧。
此外,骆海军指出,主题班会是德育的重要阵地,需紧扣学生实际需求,如内驱力激发、心理健康等,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教育真正“入心”。
师范生感悟:教育是灵魂的触动
此次见习活动,为宁大地理师范生提供了近距离观察一线课堂的机会。学生们表示,骆老师的班会课颠覆了传统模式,展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创新。从学生自主主持到活动设计,每一环节都体现对个体成长的尊重。宁波大学带队教师徐皓说,“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启迪。骆老师的实践为师范生树立了榜样——用热爱与专业,陪伴学生破茧成蝶。”
一直以来,宁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始终注重培养“德育为先、综合育人”的实践型教师。通过此类教育见习活动,师范生们不仅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更坚定了未来投身育人事业的信念。正如骆海军所言:“唯有真诚蜕变与不懈努力,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相信这份教育情怀,将助力年轻一代教师在未来的讲台上续写育人华章。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