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杭州市祥瑞幼儿园举行六一快乐节运动会活动
2025-06-03 14:13: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 通讯员 李婷婷)当六一的欢歌撞上端午的粽香,当萌娃的笑脸遇上运动的活力,近日,一场专属童年的狂欢在杭州市祥瑞幼儿园热烈上演,园所以“乐运动 享夏日”为主题的苑幼第十七届快乐节盛大启幕,孩子们化身小小运动健将,带着艾草的清香、粽子的俏皮,在赛场上肆意奔跑、欢笑,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在清越的艾草风铃声中,小一班萌娃踏着灵动步伐率先入场;小二班孩童胸佩五彩香囊,步履间清香摇曳;头戴艾草花环的小三班宛如森林精灵;宝宝班顶着软萌粽子头饰憨态可掬;贝贝班挥动粽叶小扇呐喊助威。中班方阵更显巧思:中一班手执古风团扇尽显雅韵,中二班高举粽叶造型班牌,中三班用泡泡机喷洒梦幻彩雾,小骑手护送班牌惊艳亮相——传统符号与童真创意在此刻完美相融!

  “请中三班小旗手出旗!”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稚嫩的“歌声”与国歌旋律交织,爱国的种子在端午安康与六一欢乐的双重氛围中悄悄扎根。接着,中一班依依妈妈作为家长代表祝福孩子们:“愿你们像赛场上一样,永远带着勇气奔跑,带着好奇成长。”三位小小运动员代表奶声奶气地说:“我要和爸爸一起赢得奖杯!”

  潘副园长温情致辞传递双节祝福。接下来,爸爸们的篮球操掀起了欢呼热潮!灵活的运球、炫酷的转身,让孩子们惊呼“爸爸是超人”,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动感的音乐响起,最令人期待的幼儿早操展示环节正式登场。小托班与中班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动作、灿烂的笑容,诠释着活力与童真。小托班宝贝们围成圆圈,跟着节奏晃动身体,萌萌的表情、不太标准却格外认真的动作,仿佛一群软糯的小粽子在快乐舞动;中班的小朋友们则列队整齐,高举红旗,踏着有力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一招一式尽显朝气,如同一艘艘蓄势待发的龙舟,在运动场上乘风破浪!稚拙与力量交织,赢得掌声雷动。

  中班年段创新推出端午主题竞技项目,将传统习俗转化为趣味运动,篮球操、趣味游戏轮番登场,萌娃们自主选择游戏,独立挑战难度,让孩子们在勇气与协作中感受文化魅力。

  中一班以整齐熟练的花样拍球开场,中二班创意编排了队形运球,中三班则用特色带球转向将气氛推向高潮。小运动员们身着统一服装,随着动感音乐的节奏熟练控球,赢得小观众的阵阵掌声。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更展现了团队协作精神,展现了中班幼儿的健康运动活力。

  双节游戏开始啦!在“水枪驱五毒”游戏中,萌娃们手持长筒水枪,瞄准绘有“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的标靶精准射击。“粽包越关山”游戏里,小小运动员化身“送粽勇士”,灵活跨越模拟小溪、山丘的障碍物,奋力将沙包投入“粽子大嘴”"标靶。最具创意的当数“旱地竞龙舟赛”,头戴俏皮粽帽的小选手稳坐滑板,哨响瞬间双脚蹬地疾驰,如离弦之箭般往返赛道。这项融合端午赛龙舟文化的创新运动,让传统民俗焕发全新活力。

  这场充满创意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趣味竞技中感受端午赛龙舟的热烈氛围,还锻炼了身体协调性与团队合作能力。活动巧妙融合传统民俗与趣味运动,让幼儿在欢声笑语中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收获了一段别具一格的节日体验。

  小托班“亲子运动会”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爸爸们化身“超级队友”,与萌娃们一起运动、游戏,共赴传统节日与运动活力的奇妙约会。活动伊始,大朋友和小朋友们齐跳“功夫操”,挥拳、踢腿、转身……个个精神抖擞,展现出蓬勃的朝气。

  接着,“运粽子”游戏将节日氛围拉满,家长们推着小车护送萌娃冲向终点,萌娃精准投掷“粽形沙包”,呐喊声随沙包入筐而此起彼伏。“五毒”气球绑在家长脚上,萌娃们被高高抱起,一场“护球大战”激烈展开。家长灵活闪躲,孩子欢呼助威,在游戏中体验了端午节“驱毒避害”的民俗文化。最考验默契的“划龙舟”接力赛来啦!家长和宝贝们一前一后,手脚并用划动小车板,接力传递班级荣誉。爸爸拔河赛将气氛推向高潮!绳索紧绷、青筋微突,萌娃"爸爸加油"的呐喊声震撼全场,班级荣誉感在汗水中升腾。

  为期两天的运动会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主持人高举奖杯问道:“谁是这两天最厉害的小勇士?”“我们——!”稚嫩的呐喊声中,汗水与欢笑凝结成最珍贵的勋章。在热烈的掌声中,潘老师依次为获奖班级一一颁发奖杯。每一座奖杯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努力与汗水,相信这份荣誉,会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最珍贵的回忆!

  杭州市祥瑞幼儿园用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运动会,让传统节日与现代童趣撞个满怀。愿每个孩子都能记住:运动场上的汗水是成长的勋章,端午的艾草香里藏着文化的传承,而六一的快乐,永远会在爱与陪伴中延续。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