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78位班主任共探生命教育 拱宸中学10年探索交出“高分答卷”
2025-05-23 18:3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占尘雪 通讯员 李添文)5月23日,由杭州市教科院和杭州市教育学会学校德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杭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暨生命教育专场活动在杭州市拱宸中学举行,来自杭州市各区县市的78位班主任代表及10位杭州市中小学校生命教育项目组成员齐聚,共同探讨生命教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
  活动当天,与会者聚焦“班级的生命教育”主题,透过课堂展示与观摩、经验交流和专家讲座,共同探讨中小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触摸生命教育的温度,探寻生命教育新方向。
  班会课里“生命在脉动” 
  点滴渗透润物无声
  背书不顺利、与同学起争执、做实验总失败……课堂上,初一七班分小组撰写的人生小剧本中的片段,演绎了不同日常场景下的初中生。拱宸中学方亚倩老师引导同学们从人际关系、目标达成、帮助他人等角度,思考学习生活中细微的精彩瞬间,在平凡中书写独特剧本。
  杭州市朝晖中学赵丽霞老师则利用AI技术,让同学们看到了自己长大后从事理想职业的模样。在惊喜中,同学们从榜样与理想切入,想象人生中的各个阶段,体悟生命历程的意义。
  一堂堂看似普通的班会课,背后其实藏着精巧的设计与教师们的巧思。“每周一节的班会课,主题、形式都不相同,但都融入了生命教育。”今年是方亚倩做班主任的第七年,班会课是她将生命教育带给学生的有利载体。
  “我的班会课从人际、团体、法制等主题展开,聚焦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情况等特点,通过创造情境,以小游戏、奖励、课堂等多元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地看待生命。”方亚倩说。
  七年间,她在学生身上看到了班会课带来的显著变化——从“爱面子”到敢于承认错误;从封闭内心到敞开心扉与老师分享心里话;从不爱“卫生”到乐于劳动,“每个平凡的生命瞬间都值得体悟,每个微小的细节都能作为生命教育的落点。”
  诚然,方亚倩的主题班会课是拱宸中学生命教育的缩影。据校长吴清玉介绍,像这样有趣又有效的班会课,拱宸中学的每个学生都常有机会感受到。
  七年级的生命教育课、八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九年级每两周一次的心理班会课,以及面向全校的“生命奇旅”社团,都能让学生通过选修、研修等体验式学习,在与自我、他人、社会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感悟生命。
  十年磨剑铸就鲜活样本
  特色课程彰显育人温度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拱宸中学在探索生命教育办学特色的十年中,创新成立生命教育工作坊,并孵化出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家校社医共育模式等育人成果,现为拱墅区生命教育的样本学校。
  活动中,吴清玉以《做最闪亮的自己—杭州市拱宸中学生命教育10年思考与实践》为题,细数十年来学校探索“生命教育”的动人足迹,并分享校本经验。
  他表示,学校的生命教育一直走在前列,现已经历了十年的迭代更新和发展。自2014年在拱墅区首创“生命教育工作坊”以来,学校从课程、课堂、师资、空间、家校等方面入手,逐步将生命教育体系完善化、立体化。
  期间,团队历经了校本研发、深入探索、模式迭代和辐射推广等阶段,最终探索出了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生命教育特色模式。
  记者了解到,拱宸中学生命教育相关课程以个体生命为核心,围绕体悟生命、健康生活、生涯规划三个维度,构建形成了“生命、自我、韧性、人际、生涯、适应”六个板块、六十个主题的教育内容体系。
  其中,被评为拱墅区精品课程的校本课程——《生命的长宽高》,内容涵盖生命安全、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包含约60个精选主题,例如“七彩的情绪”“有劳也有逸”“学会拒绝”“走出学习高原区”“中学新生活”……从生命之长(传承与敬畏)、生命之宽(联结与责任)和生命之高(超越与担当)三个维度展开,引导学生理解、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心理弹性和生涯适应力。
  近年来,该课程更是在知识、能力、素养层上融入心理、跨学科和重实践,生成了新的项目活动和学习体验。例如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通过《背影》等文本,引导学生体悟亲情羁绊与生命传承。
  “让孩子学会体会平凡,在与社会、家庭、学校等建立深度联结的过程中理解生命的意义,就是我们做生命教育的初衷。”吴清玉说。
  从校本实践到辐射引领
  生命教育落在细微处
  一直以来,不少学校在生命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理念窄化、课程碎片化、课程资源稀缺、活动形式化和师资专业度不足等痛点问题。同时,传统应试教育中的“唯分数论”也为生命教育加上了无形的牢笼。
  活动中,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青春期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韩似萍以《厘清关系,“原创”教育——谈生命能量系统》为题进行讲座。她提到,目前,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度日渐提升,但因无法接纳自己而不顾惜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孩子却很多,所以与孩子最亲的家长和教师要用正确的方式守护孩子的生命能量系统。
  十年来,拱宸中学一直在探寻这样的“方式”。学校从学生成长的细微之处入手,在抽象的理念中寻找符合学生需求的落点,将其有机融入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创新课程设计与开发,打造了系统化、高质量的生命教育课程资源。
  此外,学校在构建多元化的生命体验活动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生命教育实践模式。而这一校本实践有效解决了当前学校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的难题,为区域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示范性的实践样本和宝贵经验。
  吴清玉提出,在未来,拱宸中学将进一步拓展生命教育的特色教育内容,通过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和医疗资源,打造一个充满关爱、乐于奉献且积极向上的生命教育工作坊团队,为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具体而有效的支持。同时,学校将致力于推进校本研究成果转化,通过建立生命教育案例库等举措,力争形成具有区域示范性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