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周和欣)6月5日,杭州市育才京杭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京果果学习节,孩子们化身为“校服守护者”,用奇思妙想和实际行动,为校服“安家”,为校园添彩。
低段:创意姓名贴,守护“小主人”的校服
低段的孩子们聚焦于个人层面的校服防丢问题,开启了他们独特的“守护之旅”。
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投入到设计姓名贴的活动中。他们用稚嫩的小手,拿起彩笔,在纸上勾勒出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姓名贴图案。
记者看到,这些姓名贴不仅要包含班级、姓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还要融入班级文化等元素,让每一枚姓名贴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校服身份证”。
“看,这是我设计的姓名贴,上面有我们班的小标志,还有我的名字和学号,以后我的校服就不会丢啦!”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在班级展示交流环节,孩子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意,更激发了他们爱惜校服、爱校护校的意识。
除了设计姓名贴,低段的孩子们还学习了叠衣服的技能。在班级劳动技能大赛中,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争当“劳动小能手”。他们将校服叠得整整齐齐,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的好习惯。
课后,孩子们还积极思考讨论,探索更多防止校服丢失的方法,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份细心与责任。
中段:巧手缝制姓名贴,守护班级校服“小队”
在校园学生自治管理的实践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展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与责任感。中段的孩子们将视野拓展到班级层面,他们不仅要解决个人校服防丢问题,还要为班级的校服管理出谋划策。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同样从设计姓名贴入手,但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大——学习缝制姓名贴。
“一开始我觉得缝东西好难啊,但是老师教了我们方法,我就慢慢学会了。”一位小朋友拿着自己缝好的姓名贴,脸上满是成就感。在班主任和搭班老师的协助下,孩子们认真地将设计好的姓名贴缝制在校服上,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在劳动技能大赛中,孩子们缝纫技艺出色,有10人获得了“劳动小能手”称号,为班级的校服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还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出更多校服防丢的方案,并在课上进行汇报,为校园的校服管理贡献智慧。
除了缝姓名贴,中段的孩子们还开展了“校服一日三查”活动,并设立了班级校服提醒员,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时刻关注自己的校服。
高段:变身“失物招领小管家”,守护校园失物
高段的孩子们则承担起了更大的责任,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学校的失物招领处。面对失物招领处失物无人认领的现状,孩子们化身“失物招领小管家”,开启了他们的“拯救计划”。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首先设计了调查问卷,收集失物无人认领的原因。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他们迅速收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随后,孩子们分组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实用性、便利性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失物招领处进行原地改进或重新选址的方案,并设计了详细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方案。
“我们觉得可以设置专人管理失物招领处,还可以制作失物发布板,或者通过校园广播播报失物信息,这样就能让更多同学知道失物的情况,提高失物的认领率。”一位小组代表在汇报方案时说道。
在方案论证环节,孩子们各抒己见,最终每班评选出3个优秀方案,为学校的失物招领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京果果学习节,收获成长与创意
此次京果果学习节,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校服的活动,更是一次孩子们成长与创意的盛宴。从校服管理到失物招领,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爱护和保管自己的校服,还培养了劳动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次学习节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无限可能。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展现出了育才京杭学子的风采。”校长莫慧萍表示,每一位同学都以主人翁姿态深度参与校园事务,在实践中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更通过自治管理为校园精细化管理注入智慧与活力。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京果果学习节中,孩子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份温暖与美好,也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