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 通讯员 金玲 俞玲娜)“同学们看好啦,牛奶盒回收要先把牛奶喝干净、清水洗净,晾干后压扁打包,每个步骤都不能少!”近日,杭州市长青小学一年级(4)班教室内,班主任张小红老师捧着一叠整齐的牛奶盒,为新生示范回收方法。
很少有人知道,这批牛奶盒是已毕业的学长小瞿专程送来的。“小学时跟着老师回收牛奶盒,这个习惯一直没改。” 小瞿利用周末整理好家中牛奶盒,“想让学弟学妹直观学回收,也把学校传统传下去。”

课堂上,张老师打开牛奶盒演示,同时讲述背后故事:“这些盒子装着小瞿学长的环保习惯,更藏着对母校的心意。你们看,每个都洗得干净、压得平整,都是他用心整理的。”生动的示范让环保知识变得鲜活。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不时举手提问:“老师,洗不干净会怎么样?”“压扁能省空间吗?” 张老师不仅一一解答,还邀请学生上台体验,教室氛围格外热烈。
刚入学的小林体验后,拉着张老师的衣角兴奋地说:“原来回收有这么多讲究!小瞿哥哥毕业还想着学校,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当环保小卫士!”周围同学纷纷点头,环保的种子在心中悄然发芽。

事实上,牛奶盒回收在长青小学已开展近17年,是校园“老传统”。从老师引导到学生主动参与,再到毕业学子传承,这一小小举动,渐渐成了学校特色环保教育的重要部分。
在学校引导下,“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已融入学子们的生活。课间,孩子们会自觉将牛奶盒带到回收角整理;回收日时,专人将班级回收品送校环保点。多年来,学校累计回收牛奶盒数万个,既助力环保,更让环保意识深植孩子心中。

谈及这场“环保接力”,张老师满是感慨:“看到小瞿抱着牛奶盒来学校,我特别感动。他用实际行动给新生上了生动一课,这种‘学长传帮带’比说教更有感染力,也让回收传统更有温度。”而毕业回来的小瞿更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习惯的。“刚进校时,老师就说回收一个牛奶盒能节约不少资源。”从此,他每天整理家中牛奶盒,毕业后仍保持习惯,“看到牛奶盒,就不自觉想整理好”。这一习惯还延伸到生活中,随手关灯、节约用水成了他的常态。
长青小学学生处主任程琰这样介绍道:“我们学校的牛奶盒回收活动,最初源于小瞿同学的一份坚持,后来在张老师的积极示范和引导下,逐步发展为全校新老同学共同参与的一项特色活动。如今,它已不仅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成为传递爱心、培养责任的重要纽带,生动诠释了我校‘让生命之树长青’的育人理念。”

她进一步补充:“这些年来,很多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并且把这样的绿色行动带回家中,带动家人一起参与。孩子们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这正是我们这项活动最宝贵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