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刘璐 程振伟)“校园卡突然多出了一笔钱,知道是学校打来的,有一种被默默关爱的感觉。”
“我的校园卡吃饭消费比较少,别人咋知道的呢?”
......
近日,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里,135名同学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安心礼包”——校园一卡通账户中悄然多出了一笔300元的伙食补助。原来,这是一笔无需申请、不请自来的“隐形资助”,源自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基于食堂消费大数据开展的精准帮扶行动。
“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每月就餐次数超过50次,但消费总额不足500元,可能存在经济压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詹燕老师告诉记者。今年4月,学校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筛查出“高频低消”学生,再结合学校精准资助数据库进行二次核验后,最终确定135名隐形资助发放对象。
“有些学生因自尊心或对流程不熟悉,可能放弃申报补助。”詹燕说,我们通过主动识别,将资助金额直接转入学生校园一卡通,既确保专款专用,又保护了隐私。
“收到温馨短信提醒,我才知道学校一直在默默关心、关注我。”一名受助学生说。
“我们接下来会根据特定的时间点发放隐性资助,比如今年9月份后新生报到,直到12月份贫困认定才能完成,中间的2-3个月的空窗期,我们也会根据新生吃饭消费情况为潜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伙食补助。”詹燕表示。
记者还了解到,杭电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二课”系统上的志愿、义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行“积分兑物品”。学生用这种既锻炼自己素养、又能拿到积分的形式,“可以兑取各种生活用品来改善生活”。
一直以来,杭电高度重视长效育人机制的建设。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借助“精准思政”数据云平台,搭建学生成长指数模块,形成学生画像和教育知识图谱,助力建构多维度协同资助育人矩阵。
“我们希望通过精准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激励他们自信成长,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处副处长何照清如是说。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