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柳淳)近日,来自丁信中学及周围兄弟学校新八年级、新九年级的暑期托管班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航模课。上城区关工委科技服务团的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动手制作、放飞航模,让“筑梦科技·放飞未来”的主题在实践中落地,也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扎根。
航模不只是“玩具”,更是科技启蒙的钥匙
“航模可不是简单的玩具,它是按照航空器比例制作的模型,能帮我们直观理解飞行原理。”课上,徐利东老师向孩子们介绍。
徐老师还系统介绍了航模的基础知识:航模种类丰富,按动力和操控方式分,有橡皮筋驱动的自由飞模型、可遥控的遥控航模,这次大家制作的“橡皮筋驱动自由飞”就属于入门级,适合初学者上手。


“机翼上凸下平,空气流过时,上面流速快、压力小,下面流速慢、压力大,这就是升力的来源。”老师一边演示,一边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流体力学的原理。组装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不少“小挑战”:机翼要装在竹竿的三分之一处,粘尾翼时角度偏差会影响平衡......“老师,我的尾翼粘歪了!”“帮我看看螺旋桨是不是反了?”孩子们互相提醒、求助老师,在协作中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航模。


组装完成后,大家最期待的放飞环节来了,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前往操场。“放飞有技巧:先让螺旋桨转起来,另一只手轻轻往后推,借助惯性起飞。”老师边演示边强调,“但飞不直、飞不高别着急——可以根据不同的飞行形态调一下机翼位置,调一调就好。记住,好飞机都是调出来的。”同学们在反复尝试中理解“细节决定成败”。
蓝天白云下,各色航模纷纷起飞:有的直冲向天,在空中划出弧线;有的低空滑翔,稳稳落地;当然,也有一些刚刚起飞就“轰然落地”。
“我的飞了10秒!”“我这个飞不起来呀!”孩子们追着航模跑,互相分享成绩,操场上满是欢呼和笑声。


不止会飞,更会“思考”
“原本以为暑期托管班就是被管着写作业的,没想到这么有意思!”一个学生感慨。
这次活动中,大家为了让自己的模型飞得更久而琢磨怎么调机翼时,其实在实践中理解了动力学;当他们对照说明书一步步组装、拆卸重装时,是在培养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看到自己的航模飞起来,那种成就感会让他们真心爱上科学。

此次活动中,上城区关工委科技服务团的老师们用“动手做”代替“坐着听”,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可触可感。未来,这样的科技启蒙活动还将继续,让更多孩子在实践中爱上科学,向着“科技强国”的梦想努力。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