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傅斌)近年来,浙江中医药大学不断巩固深化"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研究成果,以浙江山区海岛县之一的淳安县为打造对象,助力淳安县覆盆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覆盆子规范化种植体系构建与全产业链升级。通过制定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搭建质量可追溯体系、推广科学生产技术,切实提高生产效益,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作为"淳六味"与新"浙八味"之一,淳安覆盆子种植历史悠久。2016年以来,当地覆盆子先后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及"淳覆盆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底,临岐镇野生与栽培面积达2.18万亩,年产值1.6亿元。然而,产业长期面临产量不稳、质量参差、加工不规范等发展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浙江中医药大学千岛湖研究院开展全链条技术攻关。在种质资源方面,研究院建立良种选育基地,收集鉴定多地种质资源,并利用组培技术实现优质种苗快速繁殖。目前已在临岐镇梅口村建立组培实验室,掌握组织培养技术,构建覆盖淳北各乡镇的种苗供应链。
在标准化种植方面,研究院与淳北联合委员会合作建设1200亩GAP基地,建立涵盖种苗、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的质量可追溯体系。通过技术培训,向企业提供种植管理规程,培训中药材GAP实施要点,确保规范化管理。
在加工环节,研究院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加工方法,与汉广中药材公司合作规范加工流程,确保产品合格率达100%。同时,研究院提供公益性检测服务,年产新冠检测样品130余份,并研发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实现现场快速检测。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研究院联合多方开发覆盆子系列产品。目前,覆盆子酒、果脯、饮料等产品已进入投产阶段。同时,研究院牵头筹建产业创新联合会,整合种植户、加工企业等主体,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统一标准等措施,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作为道地产区,淳安覆盆子具有独特优势。研究院通过品牌建设,挖掘文化价值,结合"千岛湖生态产区"特色,推动产品从中药材市场走向大众消费。目前,研究院已申请2项生产加工专利,筹建超1000亩GAP基地,建立全过程质量可追溯平台。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产业推广,为乡村振兴与中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全产业链升级,淳安覆盆子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