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沈伟坚 朱宇扬)这个暑期,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学院“李想共富·水润剡溪”实践团在沈伟坚和孟潮彪老师的指导下前往嵊州,围绕“技术助农、产业融合”,开展了一场聚焦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实践团通过精准对接地方需求,尝试探索“水利+产业+文化”融合模式,为嵊州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实践期间,团队不惧酷暑扎根金庭镇果园一线,不仅调研桃形李种植、采摘、仓储全流程,更围绕农业高效用水、节水灌溉技术提升与推广发力,为桃形李栽培水肥管理出谋献计,还协助设计“邮政+电商”方案,在优化销售链路、提升品牌曝光度等方面提供实用建议,有效助力销售、切实为果农解难。团队还谋划推动校企地党建联建,促进资源整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让学生在田间地头锤炼担当。
实践团以“非遗+文旅”为切入点,为黄泽镇“豆腐包”产业设计了专门的研学旅行方案。方案整合了非遗工坊体验、食材溯源考察、水利文化科普等内容,将传统美食与文旅资源结合,打造了沉浸式研学路线。黄泽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这个方案既保留了非遗特色,又加入了水利文化元素,为豆腐包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实践团联合中国邮政嵊州分公司,尝试“邮政+电商”模式,优化桃形李销售环节:设计了专属包装、搭建了线上直播间、策划了“助农惠民”营销活动,帮助提升了产品知名度。邮政嵊州分公司负责人评价:“实践团的专业建议,让‘邮路’实实在在地变成了帮助增收的‘富路’。”
实践团将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学生们通过在果园劳动、体验非遗制作等方式来锻炼自己。队员俞同学表示:“亲身参与桃形李采摘、豆腐包制作,才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更坚定了我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
目前,实践团已与嵊州越鲜食品有限公司达成研学课程开发意向,并计划将“邮政+电商”模式推广到更多农产品领域。学院会继续加强校地合作,以“水润剡溪”的经验为基础,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方法,让青春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从技术助农到产业创新,再到劳动实践,“李想共富·水润剡溪”实践团通过创新和实干,在嵊州展现了青年与乡村共同发展的生动画面。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