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丁蕙实验中学第一届“慧”力全开·五育挑战赛精彩回顾
2025-09-29 15:1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 通讯员 王惠)金秋九月,硕果初绽。9月 28日,杭州市丁蕙实验中学的校园被青春活力与热烈氛围包裹,第一届“”力全开・五育挑战赛在此圆满落幕。这场以“挑战”为纽带,串联“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的校园盛会,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更让五育融合的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如今回望,那些指尖的巧思、艺术的灵光、思维的碰撞与运动的激情,仍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熠熠生辉。​

  劳育实践:指尖生巧,让劳动有温度有创意​

  二楼餐厅是劳育实践的“主战场”,这里的每一场挑战都充满生活气息与创意火花。“面团大作战”中,原本普通的面粉与清水,在同学们的手中被赋予了生命:有的揉出竖耳探头的小兔,有的捏出振翅欲飞的蝴蝶,憨态可掬的大鹅造型更是引得围观同学频频拍照。“老师,帮我调整下鹅的脖子呗!”“咱们借点隔壁的小番茄当装饰,肯定更亮眼!”互助声、讨论声此起彼伏,当一件件“面食艺术品”端上桌,面粉的清香里满是劳动的成就感。

  “水果拼盘大比拼”则将劳动与美育、德育巧妙融合。餐厅的“创意展台”上,黄瓜与石榴拼出“梅枝映日”的诗意,猕猴桃与橘子组合成呆萌的猫头鹰,最令人动容的是用石榴籽排布的“五星红旗”——鲜红的籽粒如星火般汇聚,既展现了劳动巧思,更传递出少年炽热的爱国心。而“快手剥壳大赛”里,“你剥鹌鹑蛋我剥蒜”的分工、“顺着纹路快扒皮”的技巧分享,让同学们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体会到协作劳动的高效与快乐。​


  美育浸润:以美润心,让艺术可触摸可参与​

  三楼风雨操场的美育板块,打破了传统艺术教育的边界,让经典与创意在青少年身上碰撞出奇妙火花。“一秒‘入画’——经典画面模仿秀”前,同学们化身“行走的名画”:有人轻托下巴,复刻《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有人头戴自制珍珠耳环,还原《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温婉;还有同学穿上朴素外套,演绎画作中“父亲”的厚重与沧桑。原本挂在美术馆墙上的经典作品,此刻成了同学们可模仿、可演绎的鲜活体验,让美育不再遥远。​

  “风筝创作赛”则是一场色彩与梦想的盛宴。空白风筝铺开,马克笔、颜料在同学们手中飞舞:五彩彩虹横跨纸面,巍峨高山映衬蓝天,卡通角色咧嘴笑,校徽图案格外醒目。每一笔涂抹都是劳动的印记,每一个图案都是梦想的表达—— 在画完风筝的那一刻,“放飞梦想”的种子已在同学们心中悄悄发芽。​


  智育博弈:以思启智,让智慧在交锋中闪耀​

  图书馆内,智育的“头脑风暴”紧张而激烈,小小的空间里满是思维的碰撞。棋类对决区,五子棋选手紧盯棋盘,黑白棋子落下间满是策略;中国象棋选手端坐桌前,“马走日、象飞田”的规则里,藏着破局的智慧。没有喧哗,只有偶尔的落子声,小小的棋盘不仅是竞技赛场,更是同学们展现风度、锤炼思维的平台。

  “环保知识小能手”挑战则让学习变得趣味十足。沙包投掷区,10个目标对应不同环保分类,选手们瞄准、投掷,“中了!这是可回收物!”“错啦,这个是有害垃圾!”欢呼声与纠正声交织,原本需要死记硬背的环保知识,在游戏中轻松“”进脑海,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悟”。​

  体育竞技与德育涵养:以勇砺志,让品格在拼搏中锤炼​

  操场中央与一楼架空层,是体育竞技与德育涵养的“练兵场”,这里的每一场挑战都彰显着少年的拼搏与协作。“珠行千里”项目中,5人一组的同学紧盯手中管道,小心翼翼传递小球。“慢一点!左边再挪点!”“掉了没关系,重来!”一次次失误,一次次重来,没有抱怨,只有相互鼓励。当最后一组小球成功抵达终点时,队员们击掌欢呼的瞬间,协作精神与不放弃的韧劲,成了最珍贵的成长礼物。​


  一楼架空层的乒乓球对决,更是点燃了全场热情。直板与横板交替,削球、扣杀、旋球轮番上演,白色小球在球台上来回跳跃。落后时不气馁,领先时不骄傲,选手们的每一次挥拍,都诠释着体育竞技的精神;观众们的每一声喝彩,都传递着青春的热血。小小的球台,装下了少年的不服输,更装下了品格的锤炼。​


  五育融合:一场没有旁观者的成长盛宴​

  当夕阳为校园镀上金边时,挑战赛悄然落幕,但青春的热度仍未消散。从面团的温度到风筝的色彩,从棋桌的博弈到球台的对决,这场盛会没有“旁观者”——每个同学都是参与者,在劳动中学会创造,在艺术中学会审美,在博弈中学会思考,在竞技中学会拼搏。​

  正如学校负责人所说:“‘慧’力全开,开的是五育并举的技能;青春跃动,跃的是全面发展的活力。” 此次挑战赛,不仅是一次校园活动,更是丁蕙实验中学践行五育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搭建更多这样的平台,让“德智体美劳”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路,让青少年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挑战中绽放芳华。

(责任编辑 吴文建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