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张丹 吉喆 胡馨丹)星辉闪耀,智领未来。近日,浙大城市学院“年度星光大课”秋季场精彩开讲!
本次大课以“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浙江省咨询委副主任、秘书长孟刚,上海声通技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汤敬华,杭州市会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健,杭州码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马汉杰,通过“一场专题报告+一场深度对话”带领师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在行业中的领先应用。
孟刚为“年度星光大课”带来题为《“十五五”期间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专题报告。他指出,要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浙江省的市场经济先导优势、改革开放先行优势以及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做好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核心产业发展、AI普及教育、行业应用、深化改革等五方面重点工作。
在报告中,孟刚对学校“和时代同进步,与城市共成长”的办学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人工智能时代,城院怎么办?”“在延续杭州的历史文脉和发展基因上,城院怎么办?”“在推进杭州打造具有创新品质的城市中,城院怎么办?”三个问题入手,给学校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建议。
整场报告融政策洞见、趋势研判与实践路径于一体,不仅为师生勾勒出AI赋能未来的壮阔图景,也以思想之光点亮了“年度星光大课”的育人初心与使命担当。
站在生产力范式变革的历史关口,人工智能正作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引擎催生着新质生产力蓬勃涌现,这些新形态的生产力具体有哪些?它们又将如何重新定义价值创造的过程?在深度对话环节,汤敬华、李健、马汉杰三位嘉宾分别从智能交互、产业生态和数字治理的维度揭示了人工智能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图景并展开热烈讨论。
汤敬华带来《可信交互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的主题分享。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与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多维度价值提升。当被问及“技术对生活的改造,究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时,汤敬华强调:“人工智能本身能否洞悉背后的真正需求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所在。”
李健作为城院校友,他的分享始于一个生动的比喻:“当今的AI创新潮,宛如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那么,一座城市、一个行业乃至个人,应如何正确开启这场范式革命?
李健以刚刚闭幕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为例,为师生生动诠释了AI原生的运营逻辑。他鼓励大家主动将整座城市作为前沿实验室,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中勇于解锁未知、定义未来。
“生成式人工智能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人机交互,二是内容生成。”马汉杰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阔,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他强调智能体里面不能只有技术,还要有温度。 比如码全公司开发的社区智能体,AI在帮助打破沟通壁垒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水平。
近年来,浙大城市学院“年度星光大课”始终以“创新”为引领,以“融合”为路径,持续为时代课题贡献学术智慧,做精、做深。今年,大课首次分为春秋两季呈现,聚焦“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以不同维度和视角共同探讨科技浪潮如何重塑生产力格局,探寻智能时代的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