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钱江幼儿园举行绘本解读研修活动
2025-10-23 14:05: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近日,杭州市钱江幼儿园特邀浙江省特级教师何黎明,围绕经典绘本《床底下》开展专题研修活动。此次研修跳出“绘本阅读即讲故事”的浅层认知,聚焦活动设计优化与儿童阅读能力提升,在专家引领下,带领老师们深挖绘本的主题内涵、叙事逻辑与细节设计,为绘本阅读注入专业新视角。

   活动开始,何黎明老师并未直接讲授教学方法,而是引导老师们对《床底下》进行全方位结构梳理。在主题与价值解读上,老师们发现,绘本以“床底下藏着怪物”这一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假想场景为切入点,捕捉了3-6岁儿童的恐惧心理,其核心并非生硬说教“要勇敢”,而是通过“你怕怪物,怪物也怕你”的视角转换,让孩子学会换个角度看恐惧,从而平复不安的情绪。


   在情节分析环节,老师们总结出:故事采用独特的平行结构,每个怪物在床底下的生活单元独立成篇,既保持重复的阅读节奏,又在细节上富有变化,而绿毛怪发现小男孩的情节,成为故事的关键转折;视觉设计上,跨页大图增强紧张感,小图则暴露怪物的脆弱,前环衬与后环衬的一致图案,还暗示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延续性。这番细致梳理,为后续活动筑牢了基础。

   在掌握绘本结构后,何黎明老师抛出一个有趣的挑战:让大家猜测她在开展《床底下》绘本阅读活动时,重点运用了绘本中的哪两页?这一问题瞬间点燃现场讨论热情,老师们纷纷结合教学经验进行推测。


   当何老师揭晓“封面与封底”这一答案时,不少老师直呼意外。随后,她详细解读设计思路:封面中“头朝下的男孩”画面极具冲击力,能快速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儿童“他为什么这样”的探究欲;搭配封底的呼应画面,可形成完整的思维闭环;再通过“他在看什么”“床底下有什么”等开放式问题,能推动儿童多角度思考,锻炼有理有据的表达能力。这一创新设计,与此前梳理的“利用视觉线索激发思维”理念高度契合,打破了老师们对 “绘本阅读必用内页”的固有认知。


   研修进入深度研讨环节,何黎明老师抛出核心问题:“《床底下》绘本的封面文字,是否需要在活动中呈现?”这一问题直击绘本阅读中“文本与画面平衡”点,引发老师们的热烈讨论。多数老师认为,文字应当出现,但同时,大家觉得“必须给小朋友留足探索空间”,不能让文字限制儿童的想象力。 何黎明老师强调,绘本阅读的核心是“以儿童为中心”,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儿童的探究性阅读,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思考与提问。文字的呈现时机与方式,都应服务于儿童阅读兴趣的激发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传递文本信息。


  本次研修活动在热烈的交流与深入的反思中圆满落下帷幕。参与老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在解读绘本、设计活动环节以及引导儿童自主探索等方面获得全新启发,打破了“绘本阅读就是讲故事”的浅层认知—— 原来绘本的画面、结构与色彩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能转化为培养儿童观察力、推理能力的有效载体,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乐趣、发展思维、滋养心灵。未来,钱江幼将继续以此次研修为起点,把所学所得融入日常实践,持续探索绘本阅读与儿童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让绘本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精神养分”。

(责任编辑 吴文建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