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慧玲)“60%同学认为‘学用脱节’,70%找不到专业对口岗位……”10月28日下午,宁波财经学院信息楼报告厅里,学生代表拿着调研数据“喊话”职能部门,一场围绕“大学生就业”的沉浸式协商会火热开场。作为“青春政好・协梦前行”模拟政协进高校活动的核心环节,宁波市政协、海曙区政协相关领导,政协委员、特邀信息员、古林镇中心初级中学“强国有我”议事会代表与百余名大学师生参与现场观摩,这场“真协商”“真落地”的沉浸式民主实践。

这场协商会的“主角”,是学生代表的三份提案,学生用调研数据直指就业市场的“真问题”:有的学生吐槽“实习只做数据录入,学不到财税实操”,有的学生困惑“优质岗位信息靠内部推荐,我们根本没渠道”,还有人担心“签合同不懂维权,怕踩就业陷阱”。建议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智能匹配、风险防控、财经信息枢纽建设等举措,优化就业服务,助力高质量就业。

“痛点”摆上台,回应不缺位。面对学生提出的“学用衔接弱”,学校教学部门当场亮出“解决方案”:学校已启动“数智财务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升级,与用友共建“云财务实验室”,覆盖采购、销售、税务、数据分析等全场景;校外还要新增15家实践基地,学生能参与RPA流程设计、AI预算分析等真实项目,优秀者可直接签约。学校就业部门针对同学们提出的“三缺”问题,将结合学校情况落实切实可行的举措。如扩大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相关教育的覆盖面,加大求职安全教育,推进名企挑战赛项目进教室等。

针对“信息壁垒”,区人社局也给出了方向:发放就业创业补贴、开展招聘(含直播带岗)、建创业平台、落实兜底保障等举措,下一步将从多元招聘、校企合作、能力培育方面发力,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这不是‘走过场’的讨论。”参与提案的22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陆陈儒鸿说,从一开始对着“政协提案”犯怵,到跟着导师学调研、改建议,再到和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才明白“民主不是纸上谈兵”。不少学生也感慨,“原来我们的困惑真能被听见,这比任何一堂思政课都更有冲击力。”
据了解,本次活动对标真实政协协商流程,通过“区委点题、老师荐题、学生选题”的方式锁定议题,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在点评时提到,这种模式既让学生学会用理性视角看社会问题,也为职能部门提供了“青年视角”的决策参考。海曙区政协也表示,会把学生的好建议整理成“清单”,建立吸纳、办理、反馈的闭环机制,切实将青年的“好想法”转化为工作中的“好办法”。
“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课堂搬进大学校园,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有事好商量’的中国式民主真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宁波财经学院党委委员叶晓莉说,这次模拟政协进高校活动,与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度契合,“希望同学们以‘主人翁’姿态沉浸参与,以‘求是心’探索真知,把参与活动的收获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朱陈渐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