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从地方文化中汲取廉洁力量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纪检干部专题教育
2025-11-20 20:2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占尘雪 通讯员 鲍炜 张倩 孙梦瑶)11月20日下午,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组织学院纪检干部赴温州瓯海大茶山古村开展“以史为鉴守初心 廉洁护航育新人”专题教育活动。学院纪委书记章志图紧扣教育部立德树人综合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工作要求,以春秋名相管仲的廉洁实践为切入点,为纪检干部讲授了一堂“历史与现实贯通、监督与育人融合”的专题党课,推动廉政建设与立德树人同频共振。
  大茶山古村是管仲后人聚居地,村内保留着丰富的管子文化遗迹,村民至今传颂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治世箴言。
  活动伊始,全体人员实地参观了古村内的管子文化遗迹,聆听管仲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历史功绩。章志图结合《管子·牧民》中“四维(礼义廉耻)不张,国乃灭亡”的治国理念指出:“管仲将‘廉’与‘礼义耻’并列为国家存续的四大支柱,本质是通过道德教化与制度约束的结合,培养‘知廉耻、明大义’的国民品格——这与当前教育学院开展的立德树人综合机制改革核心目标高度契合。”他进一步阐释,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时,既注重“盐铁富国”的经济基础建设,更强调“选贤任能”的吏治改革和“礼法并用”的社会治理。其“治国必先治吏”“化民成俗”的实践逻辑,正是“通过关键群体的廉洁与德行,引领整体生态向上向善”的早期探索。“这些举措对当前的师德师风建设、学生品德培养、校园廉洁生态建设具有重要启发。”章志图强调,教育工作者需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将廉洁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
  活动中,章志图以管仲四则廉政故事为切口,以“小切口”剖析“大监督”,为纪检干部明确服务育人的实践方向。管仲被押解赴齐时,守边小吏以酒食相探并问“何以报恩”,他答:“任贤用能、赏罚分明,防献媚谋私者。”这启示纪检干部:教师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资源”,要把好师德“入口关”。面对投机者请托,管仲直言“为国求才而非私情乱公器”,以“贤、能、功”为选人核心。对标教育领域,纪检干部要紧盯“重科研轻教学”“唯论文轻育人”等倾向,确保“把论文写在课堂上”的导向落地,守护育人本质。管仲主动报告“三分之二国费用于外交,三分之一用于国内”,并自警开支偏重。映射到教育领域,纪检干部需聚焦教育经费、奖助学金等公共资源分配,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发展上,维护教育公平底线。管仲将“礼义廉耻”升华为“国之四维”,强调“廉不蔽恶”。结合教育部“大思政课”建设,纪检干部要推动廉洁文化融入课堂与活动,引导师生从历史典故中汲取养分,让崇廉尚洁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底色。
  四则故事,映照出纪检监督服务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从师资源头到育人过程,从资源分配到文化浸润,最终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活动最后,章志图总结提出学院纪检工作的“三个聚焦”:一要聚焦“关键少数”监督,紧盯学院领导班子、学科带头人等在师德建设、资源分配中的履职情况;二要聚焦“全链条”防控,围绕招生录取、教材选用等廉政风险点完善监督体系;三要聚焦“育人协同”,推动纪检监督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廉洁清风成为校园最美风景。
  “管仲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国’始于‘正人’,而‘正人’的关键在‘正己’。”学院纪委委员杜健老师感慨,“我们要做‘严的基调’的践行者,更要做‘润物无声’的引导者,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此次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为教育学院纪检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未来,学院纪委将持续深化“廉政+育人”融合,以廉洁之力护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