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俞可 张欣格 祝诸铭)当奥运精神遇见千年青瓷,这群00后艺术青年用画笔重构乡村美学。7月的宁波奉化,两座乡村正经历着一场艺术与文化的奇妙碰撞。宁波财经学院“智绘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奉化税务场村与余家坝村,以“奥运第一村”品牌打造与“窑火新生”非遗复兴为切入点,开启了一场艺术创意赋能乡村振兴的故事。
税务场村:以奥运为笔,绘就“中国奥运第一村”新图景
“这里每一块青石板都藏着奥运故事。”站在税务场村王正廷故居前,实践团团长俞可不禁感叹。这座藏于奉化山水间的村落,是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的故乡,其故居及周边奥运遗迹,是村内不可复制的核心文化资产。如今,“中国奥运第一村”品牌已纳入宁波市文旅重点项目名录,正等待着用新的表达方式唤醒沉睡的历史。
在村委领导的带领下,实践团首先聚焦村内宗祠研学教室。“我们希望孩子们在这里上课的同时,能直观感受到奥运精神的力量。”村委王书记介绍道。同学们结合王正廷先生推动中国参与奥运的历史背景,精心设计了“百年奥运・家国同辉”主题墙绘。
与此同时,另一组同学正拿着卷尺在村里穿梭。他们需要结合村落布局、奥运遗迹分布及现有文旅设施,规划设计一份清晰直观的文旅导览图。“导览图不仅要标清路线,更要藏着‘小心思’。成员们反复打磨细节,力求让未来的游客都能循着图纸,读懂税务场村的奥运记忆与乡土温情。”实践团成员杨磊说道。
同时实践团成员还针对村里儿童暑期托管和作业辅导的需求,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开展了“暑期亲青课堂”。实践团成员不仅耐心解答孩子们的课业难题,还带来了有趣的“行走的美育课堂”主题艺术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尽情发挥想象力,锻炼思维能力。
余家坝村:借窑火之力,让越窑青瓷在古村焕发新生
如果说税务场村的关键词是“奥运传承”,那么隔壁的余家坝村则主打“窑火新生”。“当前村里正以‘窑火新生’为主线打造文旅IP,我们的设计要接住这份历史底蕴。”实践团副团长张欣格带着成员们迅速进入状态。针对村内主干道空白墙面,他们设计了十余幅主题墙绘:有的以越窑青瓷的“秘色”为基调,绘制古窑开窑时“千峰翠色”的盛景;有的将现代游客研学场景与古代窑工劳作画面并置,用时空对话的形式诠释“非遗传承”。
更具挑战性的是乡村IP形象设计。同学们多次走访古窑遗址、采访陶艺匠人,最终提炼 “窑火纹”“秘色蓝”“青瓷曲线”三大核心元素,设计出余家坝村专属logo——以简化的古窑轮廓为底,融入越窑瓷片的弧形线条呼应“窑火新生”的主题,又象征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青春力量扎根乡土,艺术让乡村振兴有温度有质感
从奥运文化的视觉转译到青瓷非遗的现代表达,从导览图的功能规划到乡村墙绘设计,“智绘乡村”实践团始终坚持要让创意真正融入乡村肌理。正如团队成员吴承洋所说:“我们不是来‘改造’乡村的,而是用艺术语言帮乡村说出自己的故事。”
(责任编辑:朱陈渐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