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在亮 陈昌兴)11月20日,台州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跨校集体备课会在学校成功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朱坚,副校长、党委委员李建军,党委副书记丁一志,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蔡海江,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吴银银出席。人文社科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共启党史党建研究新篇,共研思政课程教学提质新路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卫平,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玲等特邀专家参加。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华主持。

会议现场
朱坚在讲话中对研究院成立表示祝贺,向华东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的专家同仁致以欢迎与感谢。他指出,研究院的成立是学校回应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党建、深化“和合思政”品牌建设的必然选择,与跨校集体备课同向发力,构建起“以研促教、以教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回顾过往,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五年科研成果丰硕,拥有优质思政教师队伍,打造了大陈岛垦荒精神教育基地等实践平台,开展了大量理论宣讲与学术活动,为研究院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研究院要以“研”为基,整合资源打造研究与教学共同体,推动成果转化;以“教”为要,建立跨校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建“思政金课”;以“用”为本,深耕地方特色,将党建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活教材”,提供智力支持。他表示,学校党委将给予全方位支持,期望研究院成为全省党史党建研究“新秀”,跨校合作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典范”,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薪火相传,为党的建设和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党委书记朱坚讲话
大会第一阶段为台州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成立仪式,副校长、党委委员李建军宣读了研究院成立文件,明确研究院将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党务工作理论与实践等重点方向,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地方党建创新、基层治理优化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朱坚书记与齐卫平教授共同为“台州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揭牌,红色幕布缓缓揭开,揭牌见证初心,使命催人奋进,标志着学校在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台州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揭牌仪式
齐卫平教授以《深化中国共产党建设研究的若干问题》为题作专题讲座。他结合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和当前研究热点,从“注重党建研究的方法创新”“加强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拓展党建研究的视野”“党建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等四个维度展开论述,打开了党建研究的新思路、新视野,为研究院未来发展与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专业指导,引发在场师生强烈共鸣。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卫平作专题讲座
大会第二阶段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跨校集体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跃华主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跨校集体备课会现场
备课会上,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概”和“习概”教研室主任关震老师以教学中的“道”与“术”为引,系统阐释“八个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实践路径。他结合问题设计与案例选取,分享如何让理论教学落地生根,特别是为理工科学生设计的“中国GDP赶超美国时间测算”等教学环节,具有较强的实操性与启发性,引起与会教师广泛共鸣。
教学展示环节精彩纷呈。温州大学安保国老师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题,通过丰富案例与扎实数据,清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模式的本质差异,深入剖析人口规模带来的独特优势与现实挑战;台州学院杨宇琦老师以“从十大共富城市看共同富裕”为题进行教学展示,通过城乡对比与区域分析,生动呈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彰显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重要意义。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玲在点评中,充分肯定教学亮点,并分享“备教材、备学生、备生活”的三维备课理念,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新思路。
自由交流环节气氛热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陈昌兴及教研室郑振宇教授,青年教师刘勃然、胡晓鹤、傅瑜等踊跃发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崔永江、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刘传雷、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课程负责人李括等先后谈了体会,为跨校集体备课会贡献了智慧。
副校长、党委委员李建军在备课会总结中指出,本次跨校集体备课有效“跨出了质量、擦出了火花”,高度认同“备生活”的教学理念,强调思政课教学要有温度、有精度、有效度,并对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学校率先在省内地方高校建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体现上有所呼、下有所应,上面有部署,下面有行动,这既是学校加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与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为高校间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学校将以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为依托,持续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坚持学科根本属性,聚焦学科内涵发展,加强对台州丰富的党史资源的研究,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和地域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台州实践,同时持续深化校际思政课教学合作与学术创新,办好专业,上好思政课,推动党史党建研究成果转化为思政育人实效,为推进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贡献更多台州学院力量。
(责任编辑:李思远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