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移通学院书院部、工会委员会主办,古剑书院承办的“生辰茶话·慢享今朝”四月师生集体生日会于4月23日18:00在綦江校区书院中庭温暖启幕。当四月的春风吹过古剑书院的中庭,当生日会变成一场“跨时空茶话会”,当泛黄的报纸成了个人专属的“时光切片”,当三杯茶喝出“人生进度条”的滋味。书院以独有的诗意诠释了何为“以文化人,以情暖心”。
从2024年重庆移通学院大学生茶艺美学文化育人基地揭牌仪式时,与师生许下来年共饮2025年第一道春茶的约定,历经数十次的茶艺实践活动的开展,从清明时节的嫩芽采摘,到深夜灯下的手工炒制,从阳光下的自然晾晒,到精心设计的礼盒包装,师生们全程参与,亲力亲为。师生们亲手制作出200份饱含心意的春茶伴手礼,这份诺言在茶香中化为现实。活动现场,寿星们接过这份跨越四季的礼物时感慨万千,这份来自山林间的生辰之礼,是一段共同成长的记忆。
生日会上,茶艺师徐露以精湛的茶艺表演为引,讲述父辈拼搏的岁月。寿星们执杯共饮,共享时代拼搏的风味。伴随着视频中的一声声祝福,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茶汤的苦涩已然消失,剩下的回甘渐渐浮现,正如岁月沉淀后的温情。
伴随茶汤氤氲,古剑书院学生自编小品《谁卷走了周三》登台,以幽默诙谐的台词还原学子“赶课、熬夜、改策划”的日常,台下笑声与掌声交织,而大学生充实忙碌但又有一些迷茫的状态也是青春不可或缺的味道。
寿星们手持“时光信封”,来自他们生日当天的报纸在眼前展开,他们好奇着、微笑着、讨论着、思考着,每个人都沉浸在他们与世界相遇的第一天的时间中。
寿星肖凯翔同学指着“养猪能手致富经”的报道笑道:“难怪我这么爱吃红烧肉!”陈芃宇老师则分享了其生辰报纸上北极科考队启程的壮举,尽显时代风云;胡挽澜老师以一则文物保护的新闻讲述了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缘分似是冥冥注定。这些泛黄的纸页,让个人命运与时代声音产生了奇妙共鸣。
古剑书院名誉院长程大为教授也深有感触,讲到自己1986年上大学时,中国人民大学为每位学生订阅《人民日报》的往事,时隔40年,这份回忆与今日情景重叠,她寄语在场“寿星”:“根深才能叶茂,愿每一位学子在书院的陪伴下,既有野蛮生长的勇气,亦有厚植情怀的底气。”
生日会的尾声,蛋糕烛光摇曳,在场师生纷纷在特制明信片上写下给未来自己的寄语,投入书院特制的“时光邮筒”。这些承载着梦想的卡片,将在毕业典礼时重新开启,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采茶制茶的匠心,到三杯茶的文化隐喻,再到泛黄报纸中的历史切片,“生辰茶话·慢享今朝”用诗意与温情诠释了书院的育人理念:在快节奏的时代,以“慢”沉淀成长,以“共情”连接家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