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织密青春安全网:泉州幼高专刺桐花护“泉”队反诈禁毒社会实践的价值闭环
2025-07-23 09:34:00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近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旅游学院刺桐花护“泉”队积极响应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追寻领袖足迹,担当强国使命”的号召,踏上反诈禁毒社会实践之路,足迹遍布刺桐城的多个角落:从永春岵山镇的古厝到石狮康语儿童言语社交训练中心,从永春棣兰体育馆的活动现场到永春苏坑镇嵩山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从石狮市宝盖镇暑期儿童暑托班到永春县伍心养老院,再到安溪凤城镇城东社区和金谷镇溪岸文艺村。每一处都留下了青春的身影,每一站都承载着责任的重量。实践队始终以“文化奠基、精准破局、科技提效、全民共筑”为路径,在多元场域中编织起一张兼具温度与力度的青春安全网,既是对领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践行,更是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动诠释。
  文化奠基:非遗为骨,创意为魂,筑牢宣传根基
  实践队深刻认识到,文化是连接群众的天然纽带。实践筹备阶段,将地方文化与反诈禁毒主题深度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宣传载体体系,为全周期实践奠定文化基础。
  永春纸织画这一古老非遗工艺被赋予新内涵,“拒绝诈骗,远离毒品”的主题在纸丝交错间具象化,让传统技艺成为安全知识的“传播者”;剪纸作品以艺术语言勾勒安全边界,将禁毒反诈理念融入民俗符号;立体卡通绘本与IP形象“小刺猬球球” 则打破年龄壁垒,用童趣故事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宣传海报则各有侧重:有聚焦反诈,突出国家反诈APP及96110的实用价值;有直击禁毒,以骷髅头与蛇的警示图案强化视觉冲击。这些载体不仅承载着非遗文化的传承,更践行着领袖“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要求,让安全知识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可知的文化符号,为后续精准宣传埋下“文化伏笔”。
  精准破局:分众施策,场景为镜,筑牢破局支点
  实践队针对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与风险痛点,在多元场域构建精准宣传网络,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破局效果。
  青少年群体是宣传的重点。在石狮宝盖镇暑期儿童暑托班,孩子们通过禁毒飞行棋、《爱你》反诈手势舞、知识转盘等互动形式,在游戏中掌握毒品伪装特征与诈骗防范要点;永春英才培训学校的小朋友则在反诈禁毒课堂上,用笔记记录知识,非遗纸织画的展示更激发了他们对本土文化与安全理念的双重兴趣。
  老年群体的防范意识薄弱问题被重点破解。在永春县伍心养老院,实践队用闽南语讲解宣传单,结合“白日梦公司” 转账小品重现诈骗场景,让老人直观理解“私人账号转账”的风险;永春岵山镇新发超市的入户宣传中,实践队成员一对一提醒中老年人“不轻信陌生电话”、“保健品包治百病多是骗局”等,用生活化语言强化记忆。
  社区与流动群体的宣传则注重场景渗透。在安溪凤城镇城东社区,“小刺猬球球的反诈之旅”绘本成为沟通桥梁;金谷镇溪岸文艺村的面包店与游客聚集区,民警带着仿真罂粟模型现场讲解,实践队通过宣传材料与民众互动,让“罂粟种植违法”、“卫星监测举报”等知识深入民心;安溪县金谷镇艺术村的“定点讲解+流动宣传”模式,更实现了专业知识与群众覆盖的精准结合。
  科技提效:创新为器,深度为尺,筑牢宣传效能
  科技的赋能让反诈禁毒宣传突破传统形式,实现“体验式”“沉浸式”教育的升级。在石狮禁毒教育基地,VR 吸毒场景体验让实践团成员直面“吸毒后”的感官冲击;人脸变化模拟装置通过动态演示,直观展现毒品对容貌的摧毁;手掌空气翻页、按钮抢答等交互设备,让毒品种类、历史与预防措施的学习更具趣味性。这些科技手段不仅吸引青少年主动探索,更以无可辩驳的视觉效果深化了“远离毒品”的认知。
  科技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样亮眼。民警在金谷镇讲解时提到,卫星定期监测罂粟花种植分布,为禁毒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持,让 “发现即举报”的号召更具说服力;永春法院的新型毒品案例庭审中,“邮票”“依托咪酯”等伪装毒品的呈现,结合科技手段获取的证据,让群众深刻认识到禁毒形势的严峻性,为宣传提供了真实且有警示力的素材。
  全民共筑:专业为基,参与为桥,筑牢治理闭环
  实践始终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形成“专业引领—青春赋能—群众参与”的全民共治格局。
  专业力量与青春行动的互补贯穿全程:永春桃城派出所的民警讲解“防诈五招”,并特意留出提问答疑环节,队员积极提问,民警逐一解答;讲座后参观装备室,成员体验执勤装备,直观感受民警工作的专业与艰辛。“答疑+实战体验”模式让防诈知识具象化,助力青春力量理解反诈内核;永春棣兰体育馆的涉案财物返还仪式上,民警展现司法力量,成员专注文化宣传,各司其职又协同增效。
  群众的积极参与让宣传成效落地生根:永春岵山镇新发超市的居民承诺传递知识,伍心养老院的老人盼着更多活动,金谷镇溪岸文艺村的游客主动咨询仿真毒品知识;实践成员带着印有反诈禁毒标语的 KT 板回到家乡,在社区广场、乡村院落继续宣讲,让知识从实践场域延伸到生活场景。
  从永春岵山镇古厝里的入户宣传,到石狮康语中心家长们专注聆听的身影;从宝盖镇暑托班孩子们好奇的提问,到城东社区居民对纸织画的赞叹,每一个地点都见证着群众安全意识的觉醒,每一次互动都在加固全民共治的闭环。刺桐花护“泉”队的实践证明,唯有凝聚专业力量、青春活力与群众智慧,才能让反诈禁毒的安全网越织越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注入持久的青春力量。
  供稿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旅游学院刺桐花护“泉”队王燕妮 陈苑芳 廖世昌 上官艳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