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校三方共建,东莞理工学院开启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11月11日,东莞理工学院举行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共建工作系列活动,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人民政府与东莞理工学院共同签署了共建协议,标志着东莞理工学院开启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根据协议,东莞理工学院将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深度变革、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办学模式开放协同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力提升,全面畅通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通过强化需求牵引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完善有组织科研的制度保障,加快形成“扎根湾区、面向产业、融通中外、引领发展”的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范式。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政府将共同为东莞理工学院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大学更名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广东省教育厅将支持东莞理工学院纳入地方应用型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东莞市政府将每年安排专项支持经费,设立校长基金以保障学校发展,支持建设“环东莞理工学院产业科技创新带”。
当天召开的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共建工作推进会上,听取东莞理工学院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参会人员围绕东莞理工学院建设发展工作深入研讨交流。
国际合作创新区正式启用

活动期间,市城建工程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向东莞理工学院交付象征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合作创新区的“金钥匙”。伴随着“莞香花开”装置打开,国际合作创新区正式启用。

国际合作创新区是东莞市落实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部署、推进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也是东莞理工学院加快落实省市共建协议目标任务、谋求更大发展的重大机遇,推进学校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加速器,将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高能级应用创新研究、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学校已确定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学科学院和院士、战略科学家等平台(团队)先行入驻,共同打造以人为本、绿色开放、科技创新的教育生态。未来,国际合作创新区将按照学科交叉的战略规划进行布局,灵活配置教育资源,搭建科创引领、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以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促进东莞理工学院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同提升。
国际设计学院揭牌成立
当天,东莞理工学院新的二级学院——国际设计学院正式揭牌,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马宏伟向江南大学王峰教授授予国际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书。
国际设计学院的设立是东莞理工学院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举措。国际设计学院将依托东莞“国际制造名城”的深厚底蕴和大湾区的资源集聚效应,围绕东莞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依托学校文工交叉学科优势基础,以艺工交叉、科产教融合、数智赋能、国际合作为办学理念,开设工业设计、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等专业。
由国际设计学院承办的国际设计教育产业融合联盟首届设计学院院长沙龙当天也在学校举行。活动现场,东莞理工学院联合30余所设计学院以及相关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同倡议发起AIGC创新设计共同体——国际设计教育产业融合联盟,推动人工智能与设计教育、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文字/莞工宣、李金健 图片/郑志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