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援疆支教队在红其拉甫国门收获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一面于2025年10月1日在红其拉甫国门升起的五星红旗,这面国旗不仅承载着边疆的厚重历史与戍边精神,更赋予了支教队员们特殊的使命与担当。红其拉甫国门位于海拔5100米的帕米尔高原,这里气候恶劣,寒风凛冽,作为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国门,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被誉为“中国第一国门”。

国旗捐赠现场
10月1日在这片神圣土地上升起的国旗更具有非凡的意义,是祖国繁荣昌盛的见证,也是无数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寄托,这面曾在帕米尔高原飘扬的国旗不仅映照着戍边党员的忠诚,更呼应着“万里边疆党旗红”的时代号召——支教队自抵达喀什起便把深大的“敢闯敢试 善作善成”与戍边人的“忠诚坚守 无私奉献”结合起来,让红色基因在边疆校园落地生根。
2025年是深圳大学援疆支教的第13年,13名深大学子在支教领队老师的带领下,跨越5000多公里来到新疆喀什地区开展为期约270天的教育援疆之旅,他们的支教覆盖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用平均每天超10小时的坚守传递着深大“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精神。
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同志介绍每一面退役的国旗都会被收纳进专属旗盒,标注升旗日期与编号,成为记录家国情怀的“红色信物”。此次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将这面国庆节升旗国旗赠予深圳大学,正是源于深圳大学持续选派优秀学子组建支教团扎根喀什、深耕边疆教育的责任担当。深圳大学派出的第六批援疆支教团成员光荣地成为这面国旗的“临时守护者”,这面国旗也成为连接深圳大学与边疆的精神纽带。日后,深圳大学将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要求妥善珍藏这面特殊的国旗。
从红其拉甫的雪山之巅到喀什的课堂之上,这面国旗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守护”与“传承”的接力。多年来,深圳大学援疆支教队一直秉承着“深喀同心”的理念为喀什地区的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面特殊的国旗将成为深圳大学援疆支教队的珍贵记忆,激励更多深大学子投身援疆事业,继续书写深喀两地情谊的新篇章,让教育的光芒如同10月1日的阳光照亮边疆地区的每一个角落!
自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开展以来,深圳大学连续选派教师赴喀什大学支教,与喀什地区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暨实习支教基地,与喀什大学开展校际合作等,接下来深圳大学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创新教育援疆方式,丰富教育援疆内涵,为教育援疆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薄迎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