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华东师大贵州(大数据应用)研究院专家团队到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共话“数字素养”课程建设新未来
2025-07-18 10:23:00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7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周傲英带领专家团队到学校,围绕“数字素养”课程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专题指导与深度交流。此次交流活动聚焦数字时代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依托贵州省大数据战略的独特优势,旨在共同探索课程创新路径,为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数字化教育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学校校长唐建荣,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余图军,副校长罗卫东出席,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此次会议。唐建荣在欢迎辞中指出,作为贵州省首批“数字素养”课程建设试点院校,学校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热切期盼通过与华东师大的紧密合作,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素养培养体系,为学生成长和区域发展助力。

  周傲英副校长在主题发言中强调,数字素养已成为全球公民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贵州作为全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理应走在前列,积极探索“技术赋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他指出:“‘数字素养’课程建设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依托真实的数据场景,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与创新应用能力,让学生真正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

  会上,双方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专家团队分享了“数字素养”课程的模块化架构,并建议结合贵州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将数据安全、人工智能伦理等本土化内容融入课程之中。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公共教学部部长唐丽华表示,将联合数字技术教研室开发“理论+实践”双轨课程,增设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工具应用等实训项目,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于贵兰在线平台共建,专家团队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智能监控、学习行为分析等功能。双方就平台技术优化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强化实时反馈系统,以便更精准地追踪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在制度保障与实施路径上,贵阳信息科技学院教学科研处处长谢兵汇报了课程试点方案,提出“分层教学”机制,计划于2025年秋季学期面向全校开设“数字素养与人工智能”课程,并逐步将其纳入通识教育必修模块。罗卫东表示,要从师资、学生、教学平台、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等多个方面系统完善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课程建设质量。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优化管理制度,为“数字素养”课程的高质量落地保驾护航。同时,学校将以此次试点为重要契机,积极争创省级数字素养教育示范基地,努力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