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贵州新风采”系列丛书及政协文史资料丛书签约暨学术出版共建交流会在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大学城校区举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四方就丛书出版共建签署合作协议,并召开学术出版共建交流会。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经验,为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力量增添贵州新风采。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孙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贵州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李维兵,贵州省政协副秘书长王东,贵州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社科界别召集人张云泓,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丁凤鸣,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校长王凤友、党委书记刘杰、常务副校长黄玮,以及各方代表出席大会。
会议由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徐静主持。

会议现场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孙发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他指出,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当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即将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的篇章,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开展学术出版共建意义深远,是共同推动贵州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件盛事。
孙发副主席表示,希望通过四方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贵州新风采”系列丛书,系统梳理和总结贵州实践经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挖掘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厚重的红色文化、独特的历史文化等文化资源,阐释其时代价值,展现贵州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自信,为贵州的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锚准省委、省政府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等重点任务,把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与发挥贵州比较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为贵州“三大战略”实施和“四区一高地”建设注入强劲文化动能,努力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发展。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王凤友校长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关心支持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办学24年来,始终扎根贵州大地,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围绕区域经济、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向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研究成果,是贵州省唯一跻身“全国民办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竞争力30强”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连续5年位居全省民办高校首位。
王凤友校长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贵州新风采”系列丛书的编纂是多方学术共建的重要契机,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成果的有力举措。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将举全校之力,整合优质资源,组建高水平团队,深入开展调研,精心撰写打磨,确保丛书兼具政治高度、学术深度与传播效度,打造出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学术精品,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绘就壮丽的时代画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在致辞中介绍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出版特色、社会影响以及新时代3.0版建设方案,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出版工程”五大系列的策划背景及实施意义。
冀祥德社长就丛书的共建出版作指导发言,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出版工程”以立足于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立足于服务各级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立足于关涉国计民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导向,是有组织科研、有组织出版、有组织传播相结合主动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希望通过共建交流,共同推进丛书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研创、出版和宣传,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成果系列矩阵,更好地服务贵州文化强省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贵州新风采。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分别与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徐静、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丁凤鸣、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黄玮签署共建协议,标志着四方在学术研究、丛书出版、资源共享等领域的合作正式启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与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徐静签署共建协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与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丁凤鸣签署共建协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与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黄玮签署共建协议
签约仪式后,与会人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贵州新风采”系列丛书及政协文史资料丛书的出版共建开展交流研讨。
贵州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社科界别召集人张云泓指出,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为经验总结、理论研究和学术阐释提供了丰富素材和广阔舞台,“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系列丛书的编撰具有高价值、高难度、高作为,社科界别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到系列丛书的编撰中去,为这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建改献计出力、添砖加瓦。
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秘书长丁凤鸣表态指出,一是坚持诚实守信,严格落实共建协议;二是坚持服务大局,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纳入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三是坚持共商共建,推出高质量成果,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贵州新风采及社科界新风采。他坚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必将更好发掘贵州实践、总结贵州经验,将贵州新风采转化为中国表达,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黄玮代表全体师生向为此次合作付出心血的同仁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学校作为此次丛书出版共建的合作方,倍感使命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学校将集全校之力,扎根贵州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坚持结果导向、服务国家战略。同时,她期待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继续给予指导与鞭策,各方携手并肩,以学术之光照亮贵州现代化的新征程,以出版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院长金颖若代表作者表态发言,他指出能够执笔书写贵州大地的时代新篇,记录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叙事中的贵州实践,对研究者而言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他表示全体作者已做好充分准备,将扎根大地、深入实践、潜心研究,以严谨的学术、生动的笔触、深厚的情怀,全力以赴书写好新时代的贵州故事。
贵州省政协副秘书长王东高度肯定此次丛书出版共建的意义与前景,他指出,丛书出版汇聚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及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的专业力量,是推动贵州文化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贵州省政协办公厅将切实履行协调服务职能,全力保障丛书编纂出版工作圆满完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讲好贵州故事贡献力量。

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合影
据悉,“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贵州新风采”系列丛书由贵州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共同组织编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的重要讲话与重要指示精神,着眼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背景,立足贵州特色优势,2025至2028年将分批次推出,充分展现奋进、活力、幸福、文明、美丽、勤廉的贵州新风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