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向阳花开·为仁躬行”学生社区实践团组织开展主题访谈活动,与退伍军人老党员张宏跃同志进行深入交流,旨在挖掘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
访谈伊始,76岁的张宏跃同志进行了简要自我介绍。他于1968年应征入伍,将青春奉献给国防事业。回顾入伍初心,他提及1958年国家征兵动员时,内心深受感召,萌生了强烈的报国志向,当时因年纪尚小不能参军,并于十年后(1968年)正式参军入伍。
老兵张宏跃
谈及军旅生涯,张宏跃同志深情回忆了服役期间的点点滴滴。他表示,面对入伍初期的适应期,心情虽复杂但信念坚定。在部队期间,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各项任务。特别是在执行紧急任务时,他与战友们总能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勇敢出击,以实际行动诠释军人的忠诚与担当。被问及具体工作内容时,他重点提及了参与国防施工等任务的经历,感慨在训练场上的刻苦磨砺和执行任务时的不畏艰险,都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访谈现场
当被问及军旅生涯中最深刻的记忆时,张宏跃同志动情表示,尽管文化基础有限,但在部队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读毛主席著作的经历,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他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这坚定了我毕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这段经历成为他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关键时期。
面对服役期间最艰难时刻的提问,老同志缓缓道来。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困境中,支撑他和战友们克服万难的,是对祖国的绝对忠诚、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以及强大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严明的纪律,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生动践行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要求。部队的锤炼,使他在意志品质、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实现了深刻蜕变,这些素养成为其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
谈及退役抉择,张宏跃同志坦言既有对军营的不舍,更怀着为年轻一代腾出报国空间的责任感。他带着部队熔铸的革命精神,投身地方建设新“战场”。身份转变,初心不改。他将在部队习得的理论和作风应用于服务社会,作为党员,在地方工厂岗位上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为大家鼓劲助力”的担当精神,为社会发展贡献光热,忠实履行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合影
对于国家发展,张宏跃同志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政策,认为其有力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显著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当被问及“退伍军人老党员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他斩钉截铁地强调:“必须永葆光荣传统,绝对忠诚于党,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交流其军人、党员、农民多重身份转换的感悟时,他表示将始终如一地发扬军人过硬作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秉持劳动者的实干精神。
谈及国家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时,张宏跃同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泥泞土路到宽阔公路,从煤油灯到电灯,从木屋到砖房,家乡巨变令人自豪!”他期望青年一代能接续奋斗,推动乡村建设更加完善。他同时分享了其家风核心理念——“家和万事兴”,并认为这与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国家呈现的繁荣昌盛、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一脉相承,值得学习和践行。
寄语青年一代,张宏跃同志充满殷切期望。他勉励大家要铭记历史,传承军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担当的品质。“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业而拼搏奋斗!”这是他向新时代青年发出的铿锵号召。
访谈尾声,张宏跃同志庄重地带领全体在场师生,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誓言铮铮,响彻屋檐,这既是对党的赤诚宣示,更是将老兵精神薪火相传、激励青年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决心。
重温入党誓词
本次访谈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历史对话,更是一堂深刻的红色教育课。退伍军人老党员张宏跃同志用其饱含深情的讲述,立体展现了一代人的奉献与担当。他的故事,如同鲜活的红色教材,必将激励广大学子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铭记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前行,让红色基因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文/简芳琴、莫晓雯,图/陈艳、陈星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