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铜仁幼专实践团开展困难儿童家庭帮扶活动
2025-07-18 10:31:00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近日,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坪场镇舒家的院落里,阳光格外温暖。这份暖意,不仅来自夏日的晴空,更源于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向阳花开·为仁躬行”学生社区实践团志愿者们带来的关怀。他们携带着崭新的学习文具、散发着墨香的书籍以及贴心的生活用品,轻轻叩响了舒家的大门,用真诚的行动为面临困境的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希望。

实践团成员合影

  在这个家庭里,生活的重担清晰可见。48岁的父亲舒坤林,像一棵深深扎根在家乡的树。为了守护孩子们,他选择留在本地,独自扛起照料四个孩子的重担。每日的柴米油盐、衣食冷暖,都浸润着他默默的辛劳。然而,有限的本地机会意味着他难以支撑起家庭更宽裕的未来,生活的压力常常让亲情的守护显得格外沉重。38岁的母亲刘艳芬,则不得不奔波劳碌。为了改善拮据的家境,她在工地上、工厂车间里挥洒汗水,用艰辛的劳作换取支撑家庭的基石。繁重的工作让她分身乏术,家中孩子的成长点滴常常成为她心头难以弥补的遗憾——她错过了小儿子铼福戴上红领巾的兴奋,错过了女儿自荣作业本上的第一个“优”,也错过了大儿子战在青春路口徘徊时的困惑。生活的奔波,让陪伴成了奢侈。

与慰问孩子合影

  屋檐下的四个孩子,在并不宽裕的环境中努力成长。7岁的舒铼福刚刚迈进小学一年级的门槛,世界充满新奇,他渴望有人能握住他的手,引导他探索知识的海洋,为他点燃求知的灯火。8岁的舒自荣已是二年级的学生,在校园里学习适应与相处,点滴知识的积累塑造着他的世界,他需要鼓励的阳光和倾听的耐心来滋养信心。14岁的舒小领步入了关键的初二,青春期的懵懂与日益繁重的学业交织,他渴望理解与支持,需要一个能拨开迷雾、给予力量的港湾。17岁的舒战,背影已显露出过早的成熟,家庭的经济压力让他无奈地告别了校园,早早踏上了务工的路途,在社会的熔炉中独自摸索,那份未竟的学业梦想,成为他心底一道需要被看见的印记。

舒家姐弟

  当志愿者们带着笑容和心意走进这个家,小院里响起了久违的欢笑声。他们蹲下身,和舒福一起翻开新书本,引导自荣分享校园的趣事,耐心倾听小领成长中的烦恼,也关切地询问着舒战在外打拼的经历与感受。那些承载着关怀的文具、书籍和生活用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传递着“你被看见、被关心、值得拥有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号,为孩子们暂时困顿的生活注入了一抹亮色。

  这次暖心的慰问,是“向阳花开·为仁躬行”实践团关爱困难儿童行动的生动实践,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学生社区深知,一次关怀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他们计划组织更多志愿者持续走进类似舒家的困难家庭,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可信任的伙伴。同时,也将积极联动学校和社会资源,探索更有效的帮扶方式,为身处逆境的孩子们搭建一个更有支持、更多可能的成长空间。

  关爱困难儿童,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笑容与梦想,这远非一家一户的期盼,它是乡村振兴征程中必须筑牢的民生基石,是社会文明乐章中最温暖动人的音符。我们深情呼唤,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汇入这爱的暖流!让我们以爱心为舟,关怀为帆,共同守护这些面临挑战的童年。让孩子们知道,纵使前路有风雨,依然有无数双手愿意为他们撑伞,陪伴他们前行。愿他们在汇聚的暖意中,勇敢地追逐梦想,积蓄改变命运的力量。相信终有一天,这些曾被温柔守护、用心陪伴的孩子,将带着这份温暖与坚韧,羽翼丰满,勇敢地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光明未来。

  (文/简芳琴、莫晓雯 图/陈艳、陈星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