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备受学生欢迎的美育公选课《文艺作品演播》上,一堂题为“声动扬城·薪火相传——基于本土红色资源的创编与演播”的专题教学精彩上演。本次课程由学院美育中心副主任成容容老师主讲,她以声音为媒介,将扬州厚重的红色历史娓娓道来,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堂深刻而动人的美育思政课。这既是该课程一次特色专题展示,也是学院多年来坚持将美育与思政深度融合的常态化教学缩影。


作为学院长期打造的美育品牌课程,《文艺作品演播》公选课始终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文学作品与舞台艺术相融合,引导学生在创作与演绎中感受艺术之美、文化之根。本次“声动扬城”专题,则聚焦于扬州本土的红色资源,课程师生团队通过前期寻访革命老兵、挖掘英雄事迹,将第一手素材进行艺术提炼,自创、改编为感人至深的诗歌、情景剧等舞台表演作品。

讲座中,成容容老师不仅作为导赏人,更作为演播者,对这些原创作品进行了精彩演绎与深入解读。深沉的诗朗诵、生动的情景片段,配以详实的创作背景讲述,将“江都郭村保卫战”“苏中七战七捷”等历史事件以及革命前辈的鲜活形象立体呈现,实现了红色精神的可视化、可听化与情感化。


“将美育公选课与思政教育如此紧密结合,是我们学院探索多年的双线教育模式。”成容容老师介绍,“《文艺作品演播》这门课就是一个常态化的平台。我们不仅讲古典诗词的韵律美、经典文学的内涵美,更引导学生关注脚下这片土地的热血历史。当他们亲自将老兵的故事改编成诗歌、搬上舞台时,所接受的不仅是艺术熏陶,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信仰的铸牢。”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创编演播为路径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和育人实效。一位选课学生表示:“这门课让我发现,思政教育可以如此有魅力。我们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主动的创作者和传承者。在演绎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与历史对话,那份感动与震撼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
此次专题教学再次证明,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通过《文艺作品演播》等美育公选课,成功构建了一个“美育滋养思政,思政升华美育”的良性生态。学院让红色资源从静态的历史走入动态的艺术,在“声动扬城”中,实现了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