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层次项目中外双导师学术科研课题工作坊北京校区开营仪式顺利举办
2025-07-24 10:15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7月20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高层次项目)2025年中外双导师学术科研课题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北京校区开营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等嘉宾出席,工作坊中外教授及学生共同参加。

  在致辞环节,杨懿代表学校向参加活动的各国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在AI 重塑行业生态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第三年承办中外双导师学术科研课题工作坊,既是中国传媒大学探索学术资源优化、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网络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建设开放、包容、务实的国际学术科研交流平台的生动实践。希望通过中外双导师学术科研课题工作坊这个平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教授与中国青年学子搭建研究型学习与交流的桥梁,培育出丰富的、多学科的学术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致辞

  夏娟分享了对于实施工作坊的思考。她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具有内在一致、相互支撑的密切关系。工作坊是在教育领域实施、聚焦科技实际问题、通过课题研究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工作模式,体现了教育、科技和人才这三者的相关主体、要素和资源的有机汇聚。在工作坊平台上,由中外双导师面对同样的科研课题,就共同关心的科技问题、前沿动态、教学方法等互相切磋、增进理解,合力培养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年轻人,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夏娟希望参加工作坊的同学们坚定目标、守住初心,踏踏实实、求实创新,始终保持良好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希望中外导师珍惜缘分、精诚合作,增进互信、深化友谊,联合做好学生培养工作;希望中国传媒大学为工作坊提供良好保障与服务,同时利用承办机会,更好地丰富学校人文内涵,进一步提升国际化能力和水平。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致辞

  项目服务单位中科浩博国际教育孙中雯总裁在致辞中表示,工作坊依托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支持与高校合作,聚焦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科研能力的拔尖人才。中科浩博将继续持续搭建中外学术桥梁,助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输送青年力量,也期待学子把握机遇,在跨文化科研实践中淬炼本领、收获成长。


项目服务单位中科浩博国际教育总裁孙中雯致辞

  在交流分享环节,外方教授代表在开营仪式上分享了过往参加工作坊的经历,表示很期待再次与师生共同进行学术探索,并鼓励参加此次工作坊的学生把握机遇,在跨文化科研实践中提升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沈同学作为优秀助教代表发言,他鼓励并提醒同学们要把握小班教学优势,保持好奇心、勇于提问;要珍视过程中收获的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团队协作能力等“软实力”。中国传媒大学王同学作为优秀学长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身通过在工作坊中的学习,成功在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2024年会议发表论文,且即将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攻读研究生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要珍惜与中外顶尖导师交流的机会,沉下心来做科研。


北京校区开营现场

  此次中外双导师学术科研课题工作坊的上海校区、成都校区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同期展开。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知名大学的33位教授将在这个暑假,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与师生共同开展科研交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442060417 2025-06-09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