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副研究员黄兢团队与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副研究员刘方琨团队合作,发现从传统草药异叶茴芹中提取的化合物“腺苷”,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对银环蛇毒中毒的显著保护作用。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前沿研究杂志》。
银环蛇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的剧毒蛇类之一,其毒液中的神经毒素可在短时间内引发呼吸麻痹,致死率高达26.9%至33.3%。目前临床上主要依赖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但该疗法存在价格昂贵、需冷链保存和静脉输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局限性。
为寻找蛇咬伤急救的新选择,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传统草药。异叶茴芹在亚洲广泛分布,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称为“蛇倒退”,也被称作苦爹菜、鹅脚板,长期用于化瘀、解毒、消肿和治疗蛇毒中毒。初步实验表明,该草药的水提取物对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等多种蛇毒具有一定保护效果。
团队通过进一步分析,鉴定出异叶茴芹的10种主要化合物,其中腺苷在对抗银环蛇毒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小鼠模型实验中,注射银环蛇毒后立即腹腔给予腺苷(剂量为25 mg/kg),可实现100%的存活率且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而对照组小鼠全部在5小时内死亡。机制研究表明,腺苷能有效减轻银环蛇毒对神经肌肉传导的阻断作用,保护乙酰胆碱受体功能,维持呼吸肌正常活动。
腺苷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物质,已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等适应证,安全性较为明确。据介绍,尽管在动物实验中腹腔注射腺苷显示出良好疗效,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野外急救场景下,仍需探索更为便捷的给药方式。团队将在大型动物模型中进一步验证腺苷的解毒效果,并探索更适用于临床急救的给药方案,为银环蛇咬伤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潜在药物选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