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国科大迎来2025级本科新生!
2025-09-08 11:08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作者:

钟声初响,湖山相迎
步履坚定,梦想启航
9月5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
500多名2025级本科新生
怀抱理想,跨越山海
抵达离科学最近的地方





“家”的第一声问候

  上午,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周琪,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在报到现场了解迎新工作相关情况,与新生及家长亲切交流,并为初入校园的学子们送上美好祝福与殷切嘱托。

  新生及家长共300余人分批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感受老一辈科学家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两弹一星”精神,是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脉络。这场沉浸式的参观学习,让在场的新生及家长无不为之动容。

  下午,国科大副校长郑阳恒在东区礼堂新生家长会现场,详细介绍了国科大的办学理念、特色培养体系、校园环境等,帮助新生及家长们更清晰地了解学校“科教融合、育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金德鹏走访新生宿舍,与刚入校的新同学面对面交流,将学校的关怀与问候送到宿舍“家门口”。

开启科学之旅

今年本科新生报到点
设置在雁栖湖校区西区羽毛球馆
该馆系中国科学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
组装车间旧址
如今,它已全面换新
变为承载科学梦想的启航之地

报到点现场
无处不在的暖心细节
让刚刚抵达的你
在笑语与问候中
感受归属,拥抱温暖
从这一刻起
欢迎正式成为国科大的一员!

校园新景,一见倾“新”

校道蜿蜒,道旗翩翩
“欢迎新同学”的标语温暖绽放
校园以全新面貌,静候你的到场
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
生活空间、食堂餐饮、运动场馆等
新学期惊喜焕新
待你亲身体验、尽情探索

仪式感满满的打卡点
为你定格与国科大的第一张合影
和家人、朋友一起与校园景致同框
用镜头捕捉灿烂的笑颜
珍藏初遇的明媚与美好

“新”语“新”愿,梦想发声

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
新国科大人
踏上了这片承载“两弹一星”精神的热土
传承科学薪火,驶向星辰大海
来听听他们初来的心声——

  2025级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刘容伯

  终于和我心仪的学校相遇,感觉非常欣喜。我对国科大的第一印象是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一方理想的求学净土。

  今年是国科大第一年在吉林省招收本科生。得知消息后,我在心里埋下了报考国科大的种子。投身科研、报效国家一直是我的梦想,国科大深厚的科研实力吸引了我,培养模式也非常适合我,是我实现这一梦想的最佳平台。

  对于未来,我已有清晰的打算:在学习上,大一、大二阶段筑牢数理基础,踏实走好每一步;进入专业阶段后,力求精益求精,为将来走向科研或相关领域做好扎实铺垫。在学生工作方面,我渴望加入学生组织,通过服务师生、参与务实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沟通与协作能力。在生活中,我也期待能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鼓励、共同成长。

  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孙上若

  我来自湖北武汉。此刻的我,真正体会到了何为“如愿以偿”。能够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心中充满难以言表的激动,也夹杂着一丝对新环境的忐忑。我期待即将展开的一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同学相识,向学识渊博的师长求教,更渴望在这片科学沃土中,结识志趣相投的挚友。

  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与国科大招生老师深入交流后,我很快被学校独特的培养模式所吸引。系统地学习能让我们构建起广博而深入的知识体系,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灵活调整专业方向,这种尊重自主选择、鼓励探索的人才培养理念,让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2025级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钟家樵

  我来自四川广安。我希望在国科大能够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学业与成长,一步步踏实走向心中的目标。

  我所选择的是人工智能专业——一个令我深感兴趣、充满探索欲的领域。回想填报志愿之时,我也曾反复权衡、多方考量。而最终让我坚定走向国科大的,是它深厚的学术积淀、独特的培养模式,尤其是众多院士能够亲自授课与指导的难得机会,以及为我们提供的舒适学习与生活环境。这一切,让我看到了无限可能。

  我想对未来的自己说:愿你不辜负此刻的决定,脚踏实地,勇敢前行,让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回忆。

  2025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孔佑甲

  我来自山东聊城,再次走进国科大的校园,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亲切,浓郁的学术氛围一如既往地萦绕在整个校园。与我曾到过的其他高校相比,国科大格外宁静而和谐,师生们专注而笃行的科研精神,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更加确信这是一片能够沉心学问、踏实成长的沃土。

  我与国科大的缘分始于2024年暑假。当时,我有幸作为中国国家队队员参加第十七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在雁栖湖校区,我与队员们开展了实地实验,测量湖泊水质、探讨环境课题。更珍贵的是,我们得到了国科大老师和同学们的全程指导与陪伴。正是在那段时间,我切身感受到国科大严谨而开放的学术风气、先进的科研条件以及自然与学术交融的校园环境——这一切,都让我对这里产生了深深的向往。

  我选择生物科学专业,源于我一直以来对生命科学的热爱。我坚信,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个领域已经取得诸多重大突破,而未来更充满无限可能。我希望通过在国科大的学习,能够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探索,为国家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特长,期待能在这个方向上持续深耕。

谆谆期许,殷切嘱托
在孩子们开启人生新篇章之际
家长们的眼中闪烁着骄傲与期待
言语中充满信任与嘱托
他们这样说——

  2025级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本科新生廖卓然家长

  参观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后,我们深受触动。科学家们长期以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的坚守与担当令我们十分感动。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勇担使命、追求真理的科研先驱,我们才拥有了今天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国家才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国科大,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报效国家的精神,接过“两弹一星”前辈们手中的火炬,继承科学事业的光荣使命,以实际行动,让薪火永续,成长为一名有使命、有情怀的科学青年。

  2025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新生徐畅家长

  我们来自江苏南通。9月3日上午,我们全家一起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心潮澎湃。当天下午,我们启程出发,前往国科大。

  我们参观了校园,环境非常优美,还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住宿条件,让我们感到十分安心。今天,我们又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深受触动。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无私奉献,为国家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的孩子从小热爱科学,对国科大十分向往。如今她梦想成真,我们希望她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珍惜机会、刻苦学习、潜心钻研,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新生庞敦晨家长

  今天非常有幸,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内心深受震撼。我来自甘肃,我的家乡就位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附近。甘肃的省会兰州也曾参与“两弹一星”的重大工程,因此对这段历史怀有一份特别的亲切与敬意。老一辈科学家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令我无比敬佩。

  我深知求学之路的艰辛与不易。正因如此,我更加希望孩子能珍惜在国科大学习的宝贵机会,认真读书、刻苦钻研,真正把“两弹一星”精神融入自己的成长历程中。

  孩子所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我期待他心怀热爱,志存高远,在学业上不断精进,将来能够以自己研发出的技术成果,用实实在在的创造回报祖国。希望他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科技发展的洪流中。

暖心服务,安心相伴
为迎接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的新生与亲友
国科大在首都机场、大兴机场
怀柔南站等交通枢纽
专门设置新生接待站与接驳校车
守护同学们一程路途
温暖你抵达新家的那一刻

“欢迎新同学”
不止是一句问候
更是一份温柔的承诺
它藏在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中
融入从站台到校园的点滴细节
迎新工作人员与志愿者
微笑指引、耐心解答
陪伴你褪去初来的陌生
从下车那刻起,安心便已在身边

从今往后
校园钟声的每一次敲响
国科大桥上的每一次驻足
图书馆里的晨光与实验室的灯火
皆成为你人生故事中的一部分
青春正好,不负时代
我们从这里出发
传承科学薪火,勇担强国使命
在这片荣耀与梦想交织的土地上
挺膺担当,向高而攀
成长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与开拓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7-06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