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在于“筛选”,而在于“雕琢”
——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张福利
亲爱的2025级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开学季,扬帆起航正当时。今天,我们在美丽的湘信院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同学们带着家人的殷切期盼,踏着逐梦的脚步,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湖南信息学院,成为新一届“湘信院人”。首先,我谨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来自全国各地6000余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悉心培养你们的家长、老师以及支持湘信院发展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各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回望来时路,苍茫见云霓。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中国高校最美校园——湘信院里展开新的人生画卷。在学校创始人陈登斌董事长的带领下,一代又一代湘信院人埋头苦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从在校生2000余名到 22000余名,从租赁办学到自建两千亩生态智慧校园,从师资匮乏到汇聚一批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让学校实现了“一年一变样,五年一台阶,十年一跨越”。学校2019年、2024年连续两次荣获教育部、人社部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6年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民办本科学校年度办学检查评价中每年荣获优秀等级,其中近4年均为唯一优秀等级;近6年连续3次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就业率始终位于全省高校第一方阵;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跃居综合类全国排名第8名,全国民办大学信息类排名第一名。从默默无闻到湖南领军、中国知名的民办大学——这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历程,相信会让你们更加清晰选择这所大学的意义,也更加理解“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校训背后的精神,从而更好地感受湘信院,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老舍先生曾说:“人生最值得纪念的是‘大学生活’那一段,它是人生后半世生活的根基。” 大学四年,时间很长,长到足以令人回味一辈子;大学四年,时间又很短,短到很多人、很多事只开了个头便再也没有机会结尾。今天,你们即将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作为你们的校长和师长,我向大家提出三点期望:
一、以理想照亮前程,做信念坚定的奋斗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从未远去,我们铭记历史,既是对先辈的告慰,更是对现实的洞察——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中国。站在历史的坐标下,我们更应该深刻理解什么是使命担当,什么是青春责任,什么是家国情怀。八十年前,先辈以血肉之躯守护山河;八十年后,我们当以青春之名接续奋斗。同学们,你们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你们要时刻牢记新时代青年人使命担当,青春有我,不负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鸿鹄之志,就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关联起来。在军训场上,你们共同用洪亮的军歌、铮铮的誓言展示了训练风采,学习军人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顽强奋斗的精神,增强了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作为湘信学子,你们要力争做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你们也要立志成人,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这是你们进入大学要学习的第一课,也是你们人生的终身课程。
二、以学习夯实根基,做知行合一的笃学者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去年“开学典礼上”我曾经和你们的学哥、学姐们说过,“考上大学不是人生的拐点,真才实学才是跟随人一生的驻点,挺膺担当才是家国情怀的支点”。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全国“大学最后悔的事”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 “虚度了大学时光”。可见,世上唯一不能复制的是时间,唯一不能重演的是人生,唯一不劳而获的是年龄。同学们,人生的希望不在于一本二本,也不在于公办和民办,人生的希望是在同学们的奋斗之中。大学阶段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价值观形成、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请警惕那些消磨意志的“舒适陷阱”——别让被窝困住清晨的理想,别让屏幕占据本该奔跑的时光,别让游戏虚拟替代现实世界的拼搏。“Z世代”的你们更应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酷?真正的“酷”,从不是躺平的“佛系”,而是奋斗的“高光”;从不是在虚拟世界“称霸”,而是在现实之中“破浪”! “60分万岁”的时代在湘信院早已过去,学校已全面启动“E+C+1”学分改革,学工部正全面运行“五育画像”系统,为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希望同学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人文素养,锻炼强健体魄,提升审美能力,培育劳动精神,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在竞争中提升能力,在协作中培养品格,完成从“学业”到“就业”的能力转换,实现从“文凭”到“水平”的真正升华。
三、以创新引领未来,做敢为人先的开拓者
人工智能时代方兴未艾。特别是随着AI在深度搜索、思维链多模态融合等技术上的突破,大语言模型从原来的黑箱式的问答走向可解释的因果推理,并达到领域专家的水平。大家或许已经发现,几乎你的所有问题都能在CHAT-GPT和DeepSeek中得到答案;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AI正在逐步弱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你们要学会像处理大数据一样处理人生课题:去伪存真、聚类重点、洞察规律,用理性与智慧驾驭未来的不确定性;你们要保持“高版本”迭代的进取心,不断升级自我的认知系统、能力矩阵和人格韧性,永远兼容时代的需求。
同学们,在AI重构世界的今天,唯有创新的思维、审辨的智慧、温暖的人文情怀,才是你们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学会学习将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希望同学们敢于跳出思维定式,破除条框束缚,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将“敢为人先”的精神融入学习与实践之中。今年的毕业生中,“华为班”学生就业率达到100%,60余名同学进入华为及其生态企业,最高年薪达22万元;今年上半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共荣获268项奖项,其中荣获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20项;刚刚接到好消息,我校电科院学生孙浩、谢欢、吴雨欣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让我们共同用热烈的掌声向获奖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表示感谢!学校将努力为你们提供更多的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平台、竞赛机会与创业孵化支持,鼓励大家基于专业所学,大胆探索未知领域,勇于挑战尖端问题。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筛选“已完成的作品”,而在于雕琢“成长中的可能”。请大家记住:“做你们从没有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们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们不敢去做的事情叫突破。”
同学们,“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崭新的大学生活已经开始,新篇章待我们共同书写。你们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也是与湘信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更名湖南信息大学”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一代。请大家一定要牢记:“做信念坚定的奋斗者、做知行合一的笃学者、做敢为人先的开拓者”! 昨天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今天恰逢廖育嘉、汪涵等15名同学过生日,让我们一起为老师们、同学们说一声“节日快乐”“生日快乐!”
最后,祝同学们在湘信院躬逢其盛、不负韶华!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遇见闪闪发光的自己!
谢谢大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