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1. 提醒在葡留学人员防范山火灾害(驻葡萄牙大使馆)
2. 提醒领区留学人员切实防范海啸风险(驻洛杉矶总领馆)
3. 两名中国公民在日遇袭 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同胞注意加强安全防范(驻日本大使馆)
4. 留学人员暑期安全提醒(驻荷兰大使馆)
5. 中国公民赴(返)俄罗斯留学的相关提醒 (驻俄罗斯大使馆)
6.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暑期安全提醒 (驻马来西亚大使馆)
7. 提醒警惕冒充我馆领事服务电话号码实施电信诈骗 (驻加拿大使馆)
安全提醒:提醒在葡留学人员防范山火灾害
近日,受高温天气影响,葡萄牙全境火灾频发,北部和中部区域火情较为严重,已造成多人受伤。部分道路因山火封闭或改道,多地处于高火灾风险。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提醒在葡中国公民关注葡萄牙海洋与大气研究所(IPMA)、国家紧急与民防局(ANEPC)发布的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避免前往山火地区;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报警电话,遵从当地政府发布的疏散安排和撤离指引,尽快转移至安全地带;科学防护,减少山火烟尘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更多防范山火灾害信息请查看:
https://www.ipma.pt/pt/index.htmlhttps://prociv.gov.pt/pt/home/
葡萄牙报警电话:+351-112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
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51-214024855
安全提醒:提醒领区留学人员切实防范海啸风险
美西时间7月29日晚,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岸远海发生强烈地震,美国海啸预警中心针对美国西海岸及太平洋岛屿地区发布海啸预警。目前,我馆领区夏威夷州及南加州等多地仍未解除海啸威胁。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提醒领区特别是近海地区中国公民密切关注美官方最新预警信息和避灾提醒(美国海啸预警中心网站:https://www.tsunami.gov/),远离海滩、港口和码头,出行前提前查询有关预警和天气状况,避免恶劣天气出行。同时,做好防灾、应急避难等准备,确保人身安全。
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911报警(可要求中文服务)。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
驻洛杉矶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1-213-8078052,电邮:LA_LB@csm.mfa.gov.cn
安全提醒:两名中国公民在日遇袭 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同胞注意加强安全防范
据日本媒体报道,7月31日9时许,2名男性中国公民在东京都千代田区遭4名不明身份男子持械殴打致重伤,目前凶手在逃。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第一时间联系慰问受伤同胞并赴事发地辖区警署,要求日方马上采取行动,抓捕嫌犯,严惩凶手。
针对日本社会近期出现一些排外情绪,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已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切实保护在日中国公民安全与合法权益。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和游客务必提高警惕,加强自身安全防范。
(一)增强安全意识。密切关注身边情况,避免前往人员复杂和治安混乱区域。
(二)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如遇针对性歧视和纠纷保持冷静,妥善应对,避免发生肢体冲突,确保人身安全,注意保存证据。
(三)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并联系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求助。
※日本紧急求助电话:119(急救、消防)、110(警察)、118(海上事故、海难)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65612308
驻日本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81-3-6450-2195
驻大阪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81-6-6445-9427
驻福冈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81-92-753-6483
驻札幌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81-11-513-5335
驻长崎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81-95-849-3311
驻名古屋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81-52-932-1036
驻新潟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81-25-228-8888
安全提醒:留学人员暑期安全提醒
荷兰学校暑期已至,驻荷使馆提醒留学人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警惕各类安全风险、确保假期平安。
一、保障人身安全
暑期是出行高峰,谨记出行不涉险、不冒险,提高人身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出行前,务必提前了解目的地安全形势,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和官方安全警告和建议,避免前往游行、集会及治安较差区域。尊重当地的宗教习惯和规定,与当地居民友好交往。切勿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山区游玩。关注目的地天气情况,特别是台风、暴雨、雷电、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预警。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居家期间做好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二、注意财产安全
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做好防范措施。在机场、火车站、列车及热点景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务必注意防盗防抢,警惕团伙作案。外出及乘坐交通工具时保管好随身物品,勿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妥善保管好证件和贵重物品。出境时携带证件以备边境检查,同时准备证件复印件或电子版以防原件丢失。外出时闭锁住所门窗,做好安全防范。
三、谨防电信诈骗
保护隐私,警惕诈骗电信诈骗。警惕冒充使馆、警方、银行、海关、快递的电话诈骗。切忌被诈骗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来电号码伪装成的官方号码所迷惑。切勿点击不明网络链接,不在未经核实的网站录入个人重要信息。在接听电话时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转账、不付款。建议关注驻荷使馆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反诈防骗提醒,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保持身心健康
合理安排作息,保持身心健康。妥善安排假期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假期期间,如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或寻求帮助;定期与父母亲友保持联系,如出现焦虑、抑郁等状况,及时与家人、同学、朋友交流,必要时主动求助专业机构。外出时确保通信畅通,建议提前将个人行程、同行人员姓名和紧急联络方式告知国内亲属,避免因“失联”让家人担忧。
祝愿大家度过平安、健康、愉快的暑假!
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报警或急救电话,并联系使馆。
荷兰急救电话:112
荷兰报警电话:
0900-8844
或0031-343578844
(从荷境外拨打)
报警网站:
www.politie.nl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
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0086-10-12308
0086-10-65612308
驻荷使馆教育处电话:
0031-70-3065415
驻荷兰使馆
领事保护协助电话:
0031-682278165
(证件咨询请勿拨打,非紧急情况下的一般性咨询建议发送邮件至领事咨询邮箱:the-hague@csm.mfa.gov.cn,我馆会第一时间回复)
安全提醒:中国公民赴(返)俄罗斯留学的相关提醒
俄罗斯高校新学期即将开始。针对往年留学人员入境俄罗斯及入学后容易出现的问题,驻俄使馆特作如下提醒。
一、充分做好行前准备
1.新生收到邀请函后,请及时联系拟留学院校主管部门,确认住宿安排、入学日期、须提交材料、签证延期办理时限等,按要求及时办理赴俄签证,合理安排行程,充分做好各方面准备。通过俄罗斯驻华签证申请中心官网(https://www.russiavisa.cn/)预约办理赴俄留学签证。考虑到签证延期办理时间较长,请在确定行期时预留充足时间。
2.确认来俄证件齐全有效。护照应完整无破损,有效期超过1.5年以上(含),且有2页以上空白页。建议出发前将上述材料复印或扫描做备份,以备不时之需。老生如换发新护照,请及时在新护照上转贴签证。
3.中俄教育体系、学习方式和校园生活等存在差异。留学人员可登录Education in Russia网站(https://education-in-russia.com/)、留学院校网站、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微信公众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微信公众号、中国留俄学生总会CSSA及各校中国学联微信公众号,以及有在俄留学经历的亲朋好友等了解情况及应注意事项,做好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准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每年举办“平安留学”线上线下行前培训会,建议积极参加。
二、入境俄罗斯时应注意事项
1.随身携带护照(含有效期内签证)和留学相关材料,以备查验。进入护照检查通道时提交护照(注意从保护套中取出),收好手机,无特殊需要不要打电话、拍照或视频聊天。按照窗口工作人员要求进行拍照、指纹采集,并在移民卡(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карта,俗称小白条)上签名。注意收好护照,保存好移民卡(离境时须将移民卡交回)。
注意:在移民卡上签字前请仔细核对移民卡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护照号等信息。若发现与实际不符,可现场要求工作人员进行修改,以免影响后续办理相关手续。若移民卡丢失,请咨询“Мои документы”了解补办流程。
2.提取行李后须在出口处接受海关检查。请勿携带违禁品。切勿出于“好心”帮陌生人带行李物品出关,避免出现风险。帮熟人在免税店代购烟酒不能超限。
留学人员入境时可在规定范围内携带一定数额的外币现金(美元、人民币、卢布等),供学习生活使用。
注意:根据我国海关总署规定,携带现金出境,每人每次人民币不超过20000元或不超过等额5000美元的外币无需申报。入境俄罗斯时,携带不超10000美元现金无需申报。超出须履行申报手续。
三、抵俄后须及时办理居留登记、指纹录入和体检、延签、教育临时居留许可等手续
1.及时办理入学手续。具体请向留学院校了解。遇到困难时,可向所在院校中国学联或老生寻求帮助。如校方不安排住宿,通过合法途径租房。租房时首选治安好、交通便利的区域,确认租赁合同等文件合法有效,并与房东建立顺畅、友好的联系,确认房东能够办理居留登记。租房时可查验房东产权证明,确定入住前在房东的见证下留存全屋影像资料,避免日后出现问题。租房地点确定后,应及时告知家人、亲友。
2.请自费留学人员登录“留学人员报到登记系统”(https://hr.csc.edu.cn/commoner/rulogin)进行登记备案。
公派留学人员自抵达俄罗斯后10日内在“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网址:https://s.csc.edu.cn)办理网上报到手续。办理报到手续后方可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超过1个月未报到者,停止资助,报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取消国家公派留学资格。
3.及时办理教育临时居留许可(РВПО)。俄法律规定,教育临时居留许可有效期可覆盖全日制学习学制及学习结束后180天,获得者无需多次延长学习签证,在完成学业后三年内可申请长期居留许可。具体请登录俄罗斯国家服务平台官网查看(https://www.gosuslugi.ru/help/faq/temporary_residence/103255)。请留学人员及时向所在留学院校详细了解办理临时居留许可所需时间、程序及应提交材料等信息并及时办理。
4.居留登记(миграционный учет/регистрация,俗称落地签)。俄法律规定,入境7个工作日内必须办理居留登记。住学校宿舍的留学人员,应按学校规定及时办理居留登记。在外租房的留学人员,须提前与房东确认居留登记相关事宜,按本人实际居住地址及时办理。办理居留登记时要通过正规、合法渠道,确保信息录入俄移民局系统。
5.指纹录入和体检。俄法律规定,所有在俄停留超过90日的外国人均须在入境后90天内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并在拿到体检报告后进行指纹、掌纹采集以及人脸拍照。请及时与校方联系,按规定办理,否则将影响在俄居住和学习。现阶段体检服务可能需要预约,具体请与校方或同学核实情况。体检有效期为一年,不能使用过期体检报告申请签证延期。
体检主要项目为毒品检测和传染病检查。俄罗斯法律明确规定,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可能被限制入境或遣返。
6.办理银行卡和电话卡。在俄办理银行卡和电话需要进行生物识别。根据俄最新规定,购买SIM手机卡前须完成社保号申请、开通俄罗斯国家服务账号并完成生物识别登记。留学人员在完成上述手续后方可申办俄罗斯手机号码。
7.签证延期。留学生首次入境时所持签证一般为一次性入境签证,有效期不超过3个月。办好居留登记后,留学人员应及时向学校外办了解延期签证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和提交时间,切勿疏忽大意,错过办理时限,避免回国重新办理赴俄签证。请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切勿轻信他人通过私人办理,以免出现护照丢失、延签无法办理等情况。
四、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各类风险
要始终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做个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密切关注当地公共安全状况,避免前往有安全风险的地区和场所。夜间尽量不单独外出,如确需外出,尽量多人结伴而行。谨慎前往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通讯条件较差的地区,不参与高风险活动。根据自身情况,购买相应的人身、医疗和财产保险。不对外透露自己或他人隐私,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饮食,遇陌生人搭讪时保持警惕,不轻信投资理财、工作机会推介,通过合法、正规渠道寻找实习机会。外出游玩尽量选择与同学、朋友同行,谨慎同网友、驴友等单独出行。
近期俄罗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谨防假冒使馆、警方、银行、海关等电信诈骗,不轻信“中奖、转账”等要求,不要将短信验证码告诉任何人,遇事第一时间核实。谨防换汇陷阱,通过合法、正规的渠道换汇,避免在网站、微信群、社交软件群同陌生人换汇,对以高汇率为诱饵的非正规或私人换汇渠道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侥幸心理图小利而吃大亏。防范偷窃抢劫,请勿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好证件,随身携带护照和居留登记复印件等。
外出关好门窗,检查水、电、气,妥善保管贵重物品、护照、移民卡、居留登记等重要材料并留存复印件和电子版备用。在公共场所不显财、不露富,消费时尽量使用银行卡支付,避免携带大量现金。
五、遵守当地法规,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从事与身份不符的活动。洁身自好,拒绝黄、赌、毒,远离有不良嗜好人员。主动适应留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中国留俄学生总会、各校中国学联等提供的资源,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尽快适应并主动融入校园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学习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定期体检,有既往病史者应定期检查并遵医嘱治疗。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骑乘自行车、滑板车通过路口时须下车推行。另根据俄交通新规,持有俄罗斯暂居、长居的外国公民,须持有俄罗斯驾照方可驾驶机动车辆。
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
学会及时化解学习、生活和社交等各方面压力,疏解情绪,避免累积。与国内亲友建立“双向”联系,保持日常性沟通,及时告知遇到的困难,寻求意见建议和支持帮助。锤炼坚强意志,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驻俄使馆将竭诚为广大留学人员服务。祝同学们在俄留学顺利、平安!
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02或急救电话103
使馆领事保护电话:+7-499-951-8661或 +7-916-768-0296
使馆教育处电话:+7-499-951-8395/8396/8400
安全提醒: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暑期安全提醒
中马互免签证协定已于2025年7月17日正式生效,适逢暑假到来,越来越多中国公民来马休闲旅游、探亲访友和商务交流。为确保大家安全出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温馨提醒如下:
一、入出境政策要熟悉。抵马前3天内需填报马来西亚电子入境卡(MDAC),请打印或拍照电子入境卡确认信、护照、机票、保险单等重要文件备用。
抵离吉隆坡国际机场等口岸时,可使用自助通关闸门(AUTOGATE)入出境。需办理长期签证人员首次来马,以及其他需在护照上加盖入出境章的人员,请选择人工通道。
入境东马沙巴州和沙捞越州需在机场移民局柜台盖入境章,如发现现场无工作人员,请耐心等待。未盖入境章请及时联系移民官员补盖,避免入出境受阻。
二、证件财物要妥存。根据马移民法规定,您在马期间需要随身携带护照原件以备检查。如不慎丢失护照,请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可联系使馆寻求协助。外出时请谨慎妥善保管随身行李和财物,避免人包分离,搭乘交通工具及时查看,防止遗落。勿将贵重物品放置于酒店房间内。
三、陌生来电要警惕。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或马来西亚政府有关部门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嫌“洗钱”、涉及刑事案件或需领取包裹或文件,更不会以“支付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当事人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转账汇款等。遇陌生可疑来电,请务必保持警惕,及时挂断并向马警方或使领馆反映核实。如不慎被骗,请冷静保留证据,第一时间通知账户银行冻结汇款,并尽快向马警方和国内户籍地公安机关报案,尽可能挽回损失。
四、“中介”“熟人”要鉴别。建议选择正规、资质良好的中介机构代办签证、留学、租房等事宜,通过银行或购物中心的外币兑换中心等正规渠道兑换外币。切勿轻信不法中介机构所称“先入境再办工作签”“免预约”“免材料”“低价”等虚假信息。警惕诈骗分子以“熟人”“老乡”或添加好友的方式建立信任,以“优惠汇率”为诱饵通过伪造银行汇款记录和支票等骗取钱财。
五、守法文明要倡导。勿从事与免签入境事由不符的活动,拟来马留学、工作等人员请提前办妥相应类型签证,避免非法务工和逾期滞留。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参观宗教场所需衣着规范,不大声喧哗,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参与赌博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勿将榴莲或带有榴莲气味的包装袋等带入酒店房间,以免被罚。如发生纠纷,请理性、冷静对待,保留证据,并通过协商调解、举报、报警、起诉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过激或违法行为。
六、身心健康要留意。马来西亚全年高温,当地室内冷气较足,请做好准备,妥善应对因室内外温差较大带来的身体不适。请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多喝水,以防水土不服。请留学生多与家长保持良好交流,重视身心健康,经常与亲友沟通生活、学习及心理状态,将留学学校、专业名称及老师、同学联系方式等发送家长妥存,以备不时之需。
七、安全出行要记牢。马来西亚右舵左行,车速较快,请遵守当地交通法规,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乘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保障出行安全。审慎选择参与浮潜、潜水等安全风险较高的涉水项目,如确要参与,请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旅行社,务必确保自身身体状态良好,做好安全防护,严格遵照安全指令和提醒。乘坐快艇、游船应全程穿戴救生衣。
祝大家暑期出行平安、健康、愉快!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报警/急救热线:999
马来西亚国家诈骗应对中心: 997
马来西亚移民局咨询电话:0060-38000 8000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或010-65612308
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60-321645301
中国驻古晋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60-82414818
中国驻槟城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60-1110592308
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60-149857312
安全提醒:提醒警惕冒充我馆领事服务电话号码实施电信诈骗
近日,我馆连续收到多位侨胞和留学生反映,有不法分子冒用我馆领事服务等电话号码(+1-613-5621616;+1-613-4550117;+1-613-7893434)实施诈骗。有的同胞防范意识强,第一时间向我馆核实,避免了损失。
驻加拿大使馆郑重提醒:
一、驻加使领馆不会通知当事人涉案,不会将电话转接至所谓“国际刑警中心”或国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机关,要求当事人缴纳所谓“保释金”、“担保金”,不会通知涉个人银行卡诈骗有关情况;不会通知个人护照有问题,要求到馆处理。
二、驻加使领馆可能会因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要求补充领事证件申办材料等原因,通过电话、邮件联系当事人,但不会通知第一条所述情形。如接到来电显示为使领馆电话号码,请结合目前正在办理的领保或证件事项做好甄别,务必提高警惕。
三、时刻保持冷静,保护好个人信息。对接到来电存有疑问的,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证、护照、手机号、银行卡、地址、网络社交平台账号等信息,来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要听信不法分子恐吓勿与家人朋友联系等威胁说辞,应立即告知家人朋友,多找几个人商量,务必主动多渠道核实后再行处理!
应注意的是,相关来电号码可能已被不法分子技术伪装,切勿直接回拨可疑来电,更不要听信不法分子将来电转接到使领馆的说辞,而应挂断电话后,重新逐字输入驻加使领馆电话号码后拨打核实。
四、如已遭遇诈骗,请立即拨打911和1-888-495-8501向当地警方和加拿大反诈骗中心报案。如款项系通过国内银行转账,可同时拨打银行所在地或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电话报警,及时联系银行尝试追回损失。如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转账,可按有关平台说明进行延时操作或联系客服寻求帮助。
更多套路见《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和 《驻加拿大使馆提醒在加中国公民警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驻加拿大使馆:
1-613-5621616,consulate.can@gmail.com
(领区:渥太华地区、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新斯科舍省、爱德华王子岛省和努纳武特地区);
驻多伦多总领馆:
1-416-5942308,toronto_lb@csm.mfa.gov.cn
(领区: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
驻温哥华总领馆:
1-604-3369926,
hws3380@gmail.com
(领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育空地区);
驻卡尔加里总领馆:
1-403-5376907,calgary_lb@csm.mfa.gov.cn
(领区: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西北地区);
驻蒙特利尔总领馆:
1-514-9338891,consulate_mtl@mfa.gov.cn
(领区:魁北克省、新不伦瑞克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