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六届西京智媒体国际论坛暨2025年人工智能及其媒体应用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05-17 16:30:00
西京学院

  5月17日上午,由西京学院主办,西京学院传媒学院与西京学院智媒体传播研究中心承办,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多单位协办的第六届西京智媒体国际论坛暨2025年人工智能及其媒体应用国际研讨会(ISAIAM2025)在西京学院盛大启幕。

  此次论坛以“智媒体言,‘智媒体’验”为主题,吸引了全球顶尖学者、行业领袖及国际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索智能体技术在多元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

  西京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张西静主持论坛开幕式并宣布开幕,她回顾前五届论坛影响,指出现如今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传媒行业格局,本届论坛以“智媒体言,‘智能体’验”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学者等共同探讨智能体技术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论坛不仅是思想盛宴,更要让AI算法暖流融汇成人类文明共同诗篇。

  开幕式上,西京学院副校长黄文准着重指出,智能传播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应以人文精神为内核,构建“人、机、物”共生新范式。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学校积极抢抓时代变革先机,成立人工智能教学研究中心,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服务社会的新路径。

  传媒学院作为学校的先锋力量,始终走在创新前沿。学院与中青网、党报头条、知乎等多家媒体共建新媒体人才培养基地,与多个互联网新媒体企业共建实验实践创新中心,开设“智能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传播”“AIGC创作”等前沿课程,积极探索数字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金奖,毕业生活跃于央视、新华网、今日头条等主流平台,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西京学院传媒学院近年来在智能传播研究与实践领域成果斐然。

  不仅构建了覆盖智能内容生成、传播伦理、跨平台技术应用的完整研究体系,还与多所国内外高校及头部科技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累计产出5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篇高影响力学术论文,并孵化出3个赋能传媒行业的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本届论坛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所和新闻传媒行业征集智能媒体传播研究论文,共收到60篇投稿。经专家严格评审,论坛最终筛选出22篇优秀论文。这些论文聚焦生成式AI与智能体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从新闻传播学科与计算机、艺术学科交叉融合视角,深入探讨智媒体时代内容生产模式创新、舆情预测等热点问题。

  本次论坛由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组成。上午主论坛,清华大学陈昌凤、西安交通大学李明德、北京师范大学刘茜、马来西亚北方大学Awan Binti Ismail、中央民族大学郭全中、清华大学沈阳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智能传播趋势、技术融合及行业发展等核心议题发表主题演讲,为论坛奠定理论与视野基础。

图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

图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李明德

图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茜

图为: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副教授 Awan Binti Ismail 博士

图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

图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及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

  下午,三场分论坛于西京学院同时进行。

  “智能传播与智能体”分论坛,八位院校学者探讨AIGC视频创作、知识生产赋能等智能传播技术应用;“智能传播与社会发展”分论坛,九位高校及企业代表研究AI 在青年算命、农产品营销等领域的应用;“智能传播与华夏文化”分论坛,七位演讲者聚焦智能传播在高校人才培养、新闻写作等文化相关方面的策略。主论坛引领,分论坛拓展,众多学界业界人士参与,为智能传播领域搭建交流平台。

  2025年被视为智能体发展的元年,智能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深刻重塑传播业态,而西京学院传媒学院早在智能媒体发展初期便敏锐捕捉到行业趋势,持续在该领域发力。

  从2020年举办首届西京智媒体论坛,到如今成功举办第六届国际论坛,每一届论坛都聚焦智媒体发展前沿,探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等话题,有力地加强了各学校在传媒及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新闻传播院校之间的智能传播研究搭建了坚实的沟通桥梁。

  西京智媒体国际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始终秉持“拥抱智媒体,西京论坛在探索!”的目标,追求高人高见高文的“三高”,突出文理交叉、学用结合、论文发表的“三突出”。

  未来,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深耕智能媒体领域,不断推动智能媒体的发展,促进多学科、多领域智能媒体研究的深度融合,为传媒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本次论坛召开时间为5月17日,与会嘉宾将围绕论坛主题开展深入交流探讨,更多论坛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西京学院传媒学院”“西京动静传媒工作室”。(张睿馨、刘晓雨、赵伟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