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院系篇丨西北大学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安莱学院)
2025-05-30 16:13:00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简称安莱学院)是西北大学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联合举办的本科层次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于2021年5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同年7月正式启动招生。作为“十四五”期间西北大学国际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学院不仅是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国内首个本科层次中意合作办学机构,以及文化遗产领域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院位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开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代码060105TH)和美术学(美术品鉴赏与修复方向)(专业代码130401H)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每年每专业招生30人,满学制招生规模为240人。采取“4+0”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三学年可自愿选择赴萨兰托大学交流学习。学生在中意两校注册学籍,接受两校共同管理,享有在读学生所有权益。中意双方共同组织课程教学。学生达到毕业条件,可同时获得西北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萨兰托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中方办学主体——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合作办学机构,设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质学、考古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在校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3900余人,研究生15100余人,国际学生500余人。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励。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

  意方办学主体——萨兰托大学

  萨兰托大学位于意大利萨伦蒂纳半岛上的莱切市,是意南部普利亚大区最重要的大学之一。该校设有文化遗产学院、教育学院、文学哲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等8个学院,33个研究中心,涵盖40余个专业领域,在校生17000余人。萨兰托大学所在地区属于历史上的泛希腊化区域,周边有大量历史遗迹和文物遗存。无论是所在地区文化遗产资源的富集程度,还是考古和保护修复专业的发展水平,萨兰托大学均处于欧洲乃至世界领先水平。该校文化遗产学院强调人文传统和技术应用融合,考古与保护修复并重的发展理念,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是意南部最具影响力的考古与保护修复领域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科学研究及咨询服务机构。

萨兰托大学校园一角

中意两校校长会晤交流

萨兰托大学代表团参观专业教学实验室

学院代表团访问萨兰托大学

学院管理团队机场送别赴意交流学生

赴意学生课堂纪实

  学院所有专业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招收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报考条件、录取规则同西北大学其他非艺术类本科专业;美术学专业的报考条件与西北大学其他美术类专业一致,录取规则为:考生专业课统考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均须达到所在省艺术类相关专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按照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录取,对进档考生按照投档分数优先原则录取专业。若投档分数相同,参考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成绩排序规则,若无成绩排序规则,则依次比较文化课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择优录取。该专业只录取填报本专业志愿的考生。

  1

  文物保护技术

  依托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考古学的强劲优势和丰富资源,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同类本科专业,先后获批国家一流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名牌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自主、合作设立教学实习基地 30余个。本专业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111”引智基地等多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专业实力雄厚。2023年,由文物保护专业教师主持申报的《从填补空白到领域翘楚,我国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

  美术学

  依托中意双方在美术品鉴赏、丝绸之路美术研究、文物保护与修复、古希腊罗马艺术史研究等方面的学科与资源优势,采取中意双方联合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中西方先进的美术品鉴赏与修复理念及研究方法,同时广泛涉猎其它门类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安莱学院的办学特色可概括为“小规模、高起点、个性化”。其中小规模——学院只有文物保护技术和美术学两个本科专业,每年合计招生60人,是国内规模最小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高起点——学院办学基础好,实力雄厚。学校考古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文物保护技术和美术学两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个性化——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与个性特点,通过为每位同学配备学业导师,根据每位同学的需求开设辅修(荣誉)课程等形式,为学生确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路径。

  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立足国际视野服务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需求,秉持"中西融通、技术赋能、全球胜任"的培养理念,构建"课程互认-平台共建-人才共育"三位一体的中外合作培养体系,有机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培养系统掌握中外文物保护理论与前沿技术、兼具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创新能力、具有领导国际团队解决复杂问题潜力、融通本土文化情怀与国际行业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切实助力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强国使命。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聚焦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与新方法,以立德树人为本,从中外文化交往的横坐标以及学科发展的纵坐标高位谋划,深入挖掘学院立本与发展的新内涵。聚焦中意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融合“全球视野+文化自信”的教育模式。学院秉持OBE教育理念、推行书院制管理,多管齐下着力培养质量文化、多元文化和双语文化氛围。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以“中意双核驱动”为特色,联合西北大学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优质师资,实施“主讲-协讲”双师教学机制,打造高质量中英文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术语训练与跨文化表达能力培养。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依托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构建“沉浸式课堂”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前往古豳地考古实习基地、半坡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乾陵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秦公一号大墓、慈善寺石窟、彬县大佛寺、黄帝陵等博物馆、古遗址以及考古发掘现场进行深度研习,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操实践相融合。并与多家重点文博机构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实现专业学习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此外,学院还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13个重点文保单位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建设(培育)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学生锤炼专业本领提供平台。

  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学院推行“三维评价+星级评教”体系,设立学生教学督导团和学业导师制,推动学生参与教学反馈全过程,持续优化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学院注重内涵发展,打造“安莱讲堂”“安莱会客室”“开学第一课”等品牌活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综合素养。近年来,教师课程成果突出,学生学术竞赛、科研实践成果显著,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与专业竞争力。

  学院构建“中意双核驱动”的国际化教师发展共同体,汇聚西北大学优势院系与意大利萨兰托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顶尖学者,形成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的协同育人矩阵。中意双方教师由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进行选聘。教师均为中意两国文化遗产领域业务精良、科研实力强、文化背景多元、海外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师资力量。专业课中方和意方教师比例为2:1。这支学缘背景多样、国际视野广阔、教学能力出色的教师团队,以多元文化视角和创新育人理念,为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注入澎湃动能,保障下设合作办学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物保护技术

  文物保护修复导论、中国考古学、文化遗产法学、史前艺术史、文化遗产应用物理方法与实践、修复史与技术、分析化学理论与实验、古迹调查与分析、文物保护环境概论、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等。

  美术学(美术品鉴赏与修复方向)

  中国画、中国美术史、素描、色彩、油画技法、书画装裱与修复、书法、博物馆学、欧洲艺术史、古地中海文明、中世纪欧洲艺术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应用、汉唐壁画鉴赏与摹制等。

杨璐

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亚平宁半岛的古老石阶与长安城的历史余韵之间,我们以"中西融通、技术赋能、全球胜任"为核心理念,构建"课程互认-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的三维培养体系,以文化遗产为舟,以艺术创新为楫,架起跨越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果你立志成为融通中外文保理论与前沿技术、兼具跨学科创新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这里就是你理想的起点。我们期待你带着好奇与勇气而来,用显微镜头解析文物的千年肌理,以3D建模重现青铜的铸造密码‌;在秦俑铠甲与庞贝壁画的对话中探寻文明坐标,与大国工匠和全球学者共探修复之道。2025年,让我们以青春之名相约古都西安,执科技之笔解锁历史密码,秉人文之心重写文明篇章——让永恒的艺术因你而焕新。

崔晓培 博士

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任课教师

  美的思考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对形式与理念的辩证,到康德、黑格尔和梅洛-庞蒂等对主体性与现象学的探索,始终围绕“美如何存在”与“艺术何为”展开。当艺术梦想与人生抉择相遇,东西文明互鉴缩影下的西大安莱学院美术学专业愿成为你探索艺术何为、拓展人生边界和认知自己的新起点。百年学府的深厚底蕴与文明互鉴的美育创新理念,以及国内外一流知名学者和艺术家为你的未来提供无限的可能。

荣子敬

2021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在学院的学习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魅力。这里不仅有系统的文物保护理论课程,更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从实验室里的科技检测到田野考古的实地考察,让我真正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我特别感恩学院提供的国际化视野,意大利语课程和海外交流经历让我能够站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思考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耿语旋

2021级美术学专业

  大一大二阶段的多元化课程设置为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赴意交流期间的希腊考古及湿壁画实验课等一系列课程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意大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院的"4+0"培养模式使我同时获得中意文博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更在人生体验和心灵成长上获得了宝贵的财富。

  西北大学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

  电话:029-88309070

  邮箱:anlaischool@nwu.edu.cn

  官网:https://anlaischool.nwu.edu.cn/

  地址: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史学楼8层

  学院公众号:

  2025级的同学们

  西北大学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

  期待你的到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069785751 2025-05-29 14:08
SRC-1069785751 2025-05-27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