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安康学院与国家科技特派员专家委员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北京国农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安康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的“秦巴山区科技特派员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座谈会”在安康学院召开。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与杨凌第六产业研究中心创新研究院共同协办会议。国家科技特派员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秦巴山区五省一市科技特派员代表、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

12日上午,座谈会在热烈氛围中开幕。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张来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光强,科技部办公厅原主任马连芳,北京国农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理事长白启云,安康学院校长余劲,安康市科技局局长吴世珍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副校长崔晓明主持开幕式。

余劲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及服务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举措成效,强调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科技助农兴农先进经验,持续加强涉农学科集群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专业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为秦巴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更大力量。
张光强回顾了参与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与示范区创建的历程,聚焦产业发展现实问题,强化科技攻关与协同协作,努力成长为“三农”战线领军人才。

开幕式后,张来武作主旨报告《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科技特派员新阶段创新创业》。他系统梳理了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南平经验”到“宁夏模式”的发展逻辑和实践启示,提出要在继续推广“政府推进、社会推进、市场化推进”三线推进的宁夏模式基础上,以“六次产业理论”为引领,突破工业化圈层思维,构建以用户情感梦想和精神需求为导向的生态化模式;同时依托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技术,推动农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生态化”双轮驱动,激发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
随后,马连芳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赵志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大成研究员分别作专题报告,主题涵盖“‘“十五五”’农业科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特派技术服务的渐进积累与模式跨越创新”“新时代背景下科技特派员的新使命”,从不同维度为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12日下午,座谈会由北京国农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高柳风主持。与会代表围绕优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精准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交流经验做法,共商发展路径。
本次座谈会既是对科技特派员政策制度的深度解读,也是对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经验的互学互鉴,对秦巴山区广大科技特派员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具有重要激励和示范作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