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思政育人新名片 | 渭南师范学院魏光民携“书记小喇叭”讲好思政育人故事
2025-11-26 10:55:00
渭南师范学院

  在渭南师范学院的校园里,魏光民老师和他的“书记小喇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人名与平台范畴,已成为校园思政育人的代名词,也凝炼成为了学校立德树人的一张教育名片。

  初识魏老师,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2002年冬天,陕西省高校的一个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由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我带领学生参加比赛。魏老师当时是外国语学院的办公室主任,那次大赛的统筹协调、上传下达,各学校参赛师生的衣食住行,他一一安排得井井有条。第一次打交道,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岁月弄人,弹指一挥间二十多年过去,竟然再无交集。只是从渭南师院其他朋友那里了解到,魏老师后来先后担任化学与材料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主任、艺术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直到2024年底的一天,学校一位同事给我打电话说渭南师范学院的一个老朋友来商洛学院了。见了面才知道是魏老师。二十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见面,自然少不了握手拥抱,叙长道短、加微信留电话。2025年上半年我作为评估专家组秘书参加了教育部专家组进驻渭南师范学院的审核评估工作,有机会了解到“书记小喇叭”网络育人的显著成效,更对魏老师肃然起敬,印象加深了。

  乍一听“小喇叭”这个词,难免有人会心生疑惑:在网络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覆盖了整个校园,一只小喇叭在网上开展思政育人到底能有多大作用?

  我在评估期间深入了解了“书记小喇叭”网络育人的基本做法与成效,听取了学校领导在自评报告中对“书记小喇叭”的重点汇报,才明白此“小喇叭”非彼“小喇叭”,它不是传统意义的扩音器,而是魏老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传播功能,在经管学院公众号开设的教育栏目,命名为“书记小喇叭”。从开设到现在七年来,已播出原创节目850多期。这种持之以恒的坚韧与坚守,的确令人钦佩。

  魏光民老师当时以基层党总支书记的身份,将“小喇叭”变成了连接师生的“心桥”,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现代传媒手段,开创了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学生亲切地称赞“书记小喇叭”是“成长路上的人生导师”和“校园文化的红色领跑者”。

  这个“书记小喇叭”没有华丽的包装,看起来甚至有点“土”,表现形式稍显单一,但却能准时传来亲切关爱的声音——或是提醒学生勤奋学习,或是告诫学生注意安全,或是提醒学生爱惜身体,或是指导学生顺利就业。这些细碎的唠叨、苦口婆心的鼓励,就像长辈的叮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教育的温情和温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立志成才。

  魏光民老师在谈到“书记小喇叭”时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传媒手段,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快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认识更加明确,思想得到净化,觉悟得到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书记小喇叭”在各类社交平台拥有粉丝2万多人,浏览量超过2千万人次,被师生和媒体称为思政教育的“大话筒”,魏老师也被称赞为“校园里的快板书记”。

  “书记小喇叭”的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快板、三句半、顺口溜、脱口秀、说唱、情景剧、相声等形式来表现,表面看起来有点“复古”,实际它是利用大众文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尝试与实践,是新时代以文化人的有效做法。几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和学校各级各类奖项35项,全国各级“学习强国”学习平台60多次播出了“书记小喇叭”的教育节目,被确定为全省高校网络公益典型案例。

  “书记小喇叭”看似是对传统教育形式的回归,实则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在“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魏光民老师的“小喇叭”,有机运用数字化手段,充分填注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的网络育人功能得到充实与升华,在学生中能够引起情感和思想共鸣,使思想教育的时代感和新颖感更加鲜明。有学生在感言中写道:“书记小喇叭”就像一股清泉,沁润到学生心田,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滋养功能。

  随着“书记小喇叭”的教育影响力不断扩大,它早已不再是魏光民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们开始主动向他提供播报素材,有的建议增加考研考公的内容,有的希望播报校园里的好人好事,还有的学生自发加入编播队伍,与魏老师同台入镜、一起表演,他们用青春的声音传递朋辈关怀,让学生受众心里感到真实和踏实。这种人文关怀,凝结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教育功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在持续的正能量教育中,学习更加勤奋,担当更加有力,意志更加顽强,理想扬起风帆。

  “书记小喇叭”受到师生广泛关注和点赞,主要是它的教育内容“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说学生所说,送学生所需,陪学生成长,促学生成才”。用学生的话说,“书记小喇叭”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的一切教育过程都是切实围绕学生,说的都是学生能听懂的真话、实话、好话,是践行立德树人“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教育誓言的实际行动,能真正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拥有认同感、获得感、成就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教授为“书记小喇叭”题词为“小喇叭、大思政”。

  目前,“书记小喇叭”已经成为渭南师范学院思政教育的宣传品牌。省市多名领导参观了“书记小喇叭”的育人成果,不少高校也纷纷前来取经学习。“书记小喇叭”的教育价值一方面是教育内容实在、教育形式灵活、教育手段先进,另一方面是它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情怀和教育理念,使教育实现了心灵的沟通和灵魂的碰撞,让教育在新时代绽放出盛开的花朵。

  魏光民老师和他的“书记小喇叭”团队,用教育大爱和执着坚守,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使“小喇叭”发挥了“大功效”,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和“引路人”,这应该就是“书记小喇叭”最动人的底色。我衷心地祝愿渭南师院的“书记小喇叭”越吹越响、越吹越亮、越吹越远,不断吹出学校教书育人的动人乐章。同时也祝愿魏老师身退心不退,继续吹着小喇叭,为教书育人献余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