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管理学院鲁喀专项志愿支教任务,圆满完成
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是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和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共同打造的线上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主要面向山东对口支援的新疆喀什地区四县开展志愿性、无偿性和公益性的志愿支教活动,加深鲁喀两地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在2025年全省开展的鲁喀专项志愿支教活动中,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艺苑同行志愿服务团队在81所高校385支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代表全省出征的50支团队之一。这也是山东管理学院第一次入选该专项服务活动。
在4300公里之外的新疆喀什,山管学子用专业和热忱,播种艺术和文化的种子,在天山脚下开出最美的花。近日,山东管理学院“鲁喀专项”志愿支教团队-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艺苑同行志愿服务团队,于7月21日-8月5日远赴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圆满完成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任务。活动期间山东管理学院志愿者支教团队受到了县市级媒体的宣传4次;收到由中共岳普湖县委员会宣传部发来的感谢信,充分肯定山东管理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的突出贡献。

支教团队在本次支教活动中紧扣“文化润疆、美育铸魂”主线,以艺术为笔、文化为墨,将齐鲁雅韵融入边疆风情,创新“五润”协同路径,以传统文化润童心,播撒文化认同之种;以齐鲁风韵润乡情,浇灌民族交融之花;以手绘艺术润村落,焕新乡容乡貌之颜;以文艺演出润民心,凝聚众志同行之力;以通用语言润疆土,铸牢共同体意识之基,“五润”协同,让鲁喀文化跨越山海,深情相拥,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释放“艺术+文化”动能,让山管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在天山脚下灼灼盛放。

艺苑同行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合照
古韵今生,传统文化润童心
团队精心设计教案,创新教学形式,通过扎染、掐丝珐琅、马勺彩绘、木版年画等非遗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中触摸千年匠心;通过汉服展示与礼仪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穿与行间感知华夏之“礼”;通过每日硬笔书法练习,强化横竖撇捺的筋骨;通过晨间八段锦习练,一招一式涵养正气;通过琵琶、陶笛欣赏与试奏,陶冶情操,浸润童心。


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部分照片
妙手生花,齐鲁风韵润乡情
团队以指尖传艺,将聂家庄泥塑、潍坊风筝、胶东剪纸、胶东面塑带入喀什课堂,让孩子们体验指尖上的齐鲁;歌舞交融,山东琴书、大鼓及胶州秧歌课程精彩纷呈,当地儿童学唱山东民歌,弦鼓齐鸣,载歌载舞,同时,特邀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开展跨越千里面对面活动,深化课堂互动;礼润心田,应县委宣传部邀请,与县文工团共同录制《岳普湖十礼》,齐鲁深情浸润边疆,文化共振直抵人心。

千米画卷,手绘艺术润乡容
团队以“泰山天山根连根,鲁喀人民心连心”为主题,创作了乡村千米墙体彩绘。融入泰山、天山等元素,色彩绚丽,展现祖国山河的壮美,凝聚鲁喀人民心手相连的情谊,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同时,团队受邀参与了岳普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化墙的设计工作,精心打造照片宣传墙、舞蹈、剪纸三大主题文化墙,地域特色与现代审美交相辉映,续写“鲁喀一家亲”的动人篇章。

载歌载舞,文艺演出润民心
团队与岳普湖乡镇文艺骨干赴县委武装部开展“八一送温暖”慰问演出,精心编排古典舞、快板书、健美操、歌曲合唱等节目,并主持整场晚会。建军节当天,团队在县委宣传部邀请下,联合县文工团赴边疆军营进行专场慰问演出,将“山管温度”送到官兵手心。半个月支教活动期间,团队为当地连续奉献进军营送温暖、返乡大学生文艺晚会等四场高品质演出,共呈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强军筑梦朗诵、快板书、山东琴书、山东鼓曲联唱、胶州秧歌、汉服表演、歌曲联唱等节目,以真挚情怀和专业水准赢得驻地官兵和各族群众的一致赞誉。
童声同语,通用语言润疆土
团队以推广普通话为纽带,打造“听、说、读、写”一体化课堂,强化当地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带领孩子们朗诵诗歌《彩色的中国》,分享民族团结故事,携手演绎快板书《少年中国梦》,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共跳《灯火里的中国》手势舞,在朗朗书声与欢歌笑语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架起心灵相通的民族融情之桥。
利用课余时间,团队成员担任宣讲员,带着学校的招生简章走进本地社区、乡镇,围绕办学特色、专业优势等方面,为当地高中生介绍学校基本情况,答疑解惑,精准推介,团队以青春之声讲好山管故事,为学校吸纳优质生源贡献力量。
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团队在岳普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呈献“童心创艺·非遗新声”成果展,掐丝珐琅、马勺脸谱、扎染团扇、胶东面塑、聂家庄泥塑等非遗作品与流体画、贝壳画、簪花团扇等童心创意交相辉映,让古老技艺在现代想象中焕然新生,为岳普湖文化注入鲜活的时代脉动。

临别时分,孩子们的每一幅图画、每一封手写信、每一次深情的拥抱,满载着不舍与感恩。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团队与岳普湖乡镇、岳普湖镇新城社区达成共建协议,团队将通过云端课堂,为当地孩子们开展常态化可持续的支教服务,让鲁喀两地的艺术之约跨越山海、常续常新,以绵长的陪伴践行青春誓言,让希望的星光点亮喀什孩子们的心田。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山管学子以千山万壑为课堂、风霜雪雨为砥石,在实践熔炉中淬炼本领,在奉献热土里铸造品格,在复兴征程上担当作为,把滚烫的青春融进山河锦绣,把澎湃的山管力量汇入民族复兴的春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镌刻着属于山管青年的闪亮坐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