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适配航运物流场景的实操界面亮起,同学们指尖流转的不仅是键盘与鼠标,更是从课堂走向职场的桥梁。这一幕发生在上海海事大学第五届“锐卓奖学金”会计实操比赛现场,而推动学生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力量之一,正是来自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企业家辅导员”。

学生参加会计实操比赛
作为赛事的发起人,尹颖已连续多届参加学校的企业家辅导员项目,始终致力于把真实行业需求“翻译”成学生可理解、可实操的学习内容。他表示:“我毕业于海事大学会计专业,有20多年财税服务经验。作为校友,希望通过赛事搭建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向学生传递企业对财会人才的现实要求。”

企业家辅导员尹颖给学生做培训
在赛事设计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力,围绕海事大学学科特色,设计了“基础+进阶”双模块内容。指导老师王怡雯指出,进阶模块引入航运物流企业真实业务案例,由企业导师讲解实操技巧。正是像尹颖等企业家辅导员的加入,为课程内容注入鲜活的行业视角。“我们不是教学生‘模板化路径’,而是站在企业实际角度,提供多视角思路和行业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判断职业方向。”尹颖补充道。

学生参加赛前培训
参赛学生普遍反馈,这类融合行业实景的培训,让他们对航运物流业务流程有了系统性认知。国会231班学生梁耀友谈到:“比赛让我意识到,航运物流不是课本里割裂的‘章节’,而是完整的业务链条。企业家辅导员带来的真实案例,帮我们把零散知识串联成适配行业的整体逻辑。”
参赛学生在培训与比赛中直面真实业务场景,收获远超课本的实战认知。国会231班学生曹天爱坦言:“最具挑战性的是多步骤生产的成本核算,尤其是半成品结转和在产品分配方面。面对大量原材料领用单,一开始常不知从哪入手。”通过反复琢磨培训案例,他逐渐摸清了“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逻辑链条,最终攻克难点,“这不仅让我理解了成本流转全过程,更意识到会计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与采购、生产等多部门协同,为企业整体运营把关。”
除了赛事期间的集中辅导,企业家辅导员还持续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支持。尹颖介绍,他会批阅学生提交的职业规划手册,结合学生个人发展目标与学业表现,开展集中点评与个别指导,一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交流会,实现“循环式普遍化指导”。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建立起清晰的职业认知和发展路径。
从就业反馈来看,参与过该类赛事的学生在求职时展现出显著的“行业适配优势”。已毕业校友管会212班李建平回顾,参赛经历让他在面试时能清晰阐述航运物流企业业务逻辑,最终顺利斩获心仪Offer。更有多位非会计专业学生通过赛事拓展了职业视野,实现了跨专业能力提升。
五年来,“锐卓奖学金”赛事已成为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平台,累计覆盖学生超800人次。未来,赛事将持续结合海事大学航运特色,每年聚焦不同行业细分主题,并配套提供终身免费的线上课程与业务咨询,助力学生持续积累实操经验。
在校企共创、辅导员协同推进的育人模式下,一批批海事学子提前触达行业脉搏,从知识接受者成长为具备综合判断与流程把控能力的“准职业人”,也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行业适配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