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用青春之力点亮边疆童心——“新理青苗·筑梦童心”石榴籽小课堂开课啦
2025-07-11 10:46:00
新疆理工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7月5日-9日,新疆理工学院“新理青苗·筑梦童心”石榴籽小课堂实践团赴阿克苏地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以青春之力赋能边疆教育。

  实践团走进温宿县佳木镇喀什艾日克村、通吐尔村,柯柯牙镇艾肯博依村,温宿镇稻香社区4个乡村(社区),以“思想引领筑根基、主题教育强素养、学业帮扶促成长、情感联结暖童心”四大维度为经纬,在百余名乡村少年心田播撒希望。实践团立足多元专业背景,将理论课堂延伸至乡村社区,通过革命史诗的当代诠释、发展成就的生动讲述,构建起立体化的思政教育场景;以红歌传唱搭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让稚嫩的童声与青春的歌喉交织成动人的乐章,使红色基因在歌声中代际传承;以安全科普筑牢成长防线,用“光盘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更以错题诊疗、趣味互动等创新形式,让专业优势转化为育人动能,在南疆大地绘就一幅青春与童真交织的成长画卷。

  活动中,孩子们听到那些英雄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时,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他们纷纷提笔写下心中梦想,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有人立志成为保家卫国的军人,守护祖国的疆土;有人愿做教书育人的老师,培育祖国的花朵;有人决心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为生命保驾护航……这一个个纯真的心愿,汇聚起来便是磅礴的“中国梦”力量,让人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

  这场跨越年龄与地域的双向奔赴,不仅为基层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让他们眼中有光、脚下有路,更展现了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让青年学子在奉献中读懂“强国有我”的深意——将个人理想融入边疆发展,用青春担当谱写团结乐章,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实践团负责人陈思璇说:“参与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理解了‘用知识传递温暖,以行动践行担当’的意义,和孩子们一起唱红歌时,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传授,更是心灵的共鸣。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体会到教育的力量和陪伴的意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服务乡村、助力成长的决心。”

  实践团指导教师柴佳琪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年学生成长淬炼搭建了平台,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思政育人的真谛——当看到学生们在乡村社区教孩子唱红歌时,专业所学与乡土所需完美交融;当发现平时内向的学生主动设计互动游戏时,实践课堂正悄然重塑着青年担当。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教育者与学子共同成长的旅程,我们用脚步丈量基层需求,以行动诠释育人初心,让青春星火在边疆大地燎原成炬。”

  “新理青苗·筑梦童心”石榴籽小课堂虽然暂告一段落,但青春与乡土的双向纽带正织就更坚韧的经纬——孩子们脑海里印刻着的“红歌里的中国”,志愿者镜头中定格的“乡村社区的课堂”,早已化作跨越山海的信笺,让知识传递的温度持续升温。这颗“石榴籽”结出的不仅是成长的果实,更在青年学子与边疆少年心间埋下团结的种子:当城市与乡村的对话不再有距离,当专业所学与乡土所需同频共振,我们终将见证,今日播撒的星火,终会燎原成边疆大地上最动人的青春图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