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生态保护修复 让山更青、水更绿、生态更优美 浙农林大专家教授暑期问诊把脉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2021-09-03 13:10: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实习记者 鲁少辛)淳安千岛湖中有一个小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有关部门在拆除岛上所有别墅后,建起了千岛湖珍稀植物园;建德市梅城古镇,通过打通内城水系,激活古城历史人文底蕴,重现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美景;常山实施了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将“地质+生态”领域的关键技术运用到废弃矿山治理与恢复中,曾经废弃的矿山如今披上了绿装;开化通过实施古田山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试点区内森林面积增加7.8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至90.4%,2020年出境水Ⅱ类水质以上占98.9%……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由浙江农林大学吴家胜、柳丹、刘兴泉等教授领衔的专家组,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他们利用暑期时间应邀前往建德、淳安、常山、开化等地,实地调研千岛湖珍稀植物园、汾口生态湿地、新安江综保工程、梅城古镇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常山港治理二期工程、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古田山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为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问诊把脉和技术指导。

  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建德市、淳安县、常山县、开化县的四县(市)7大领域的79个项目。通过进一个暑假的问诊把脉、调研分析,专家们发现,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钱塘江源头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现已完成岸线治理446千米,废弃矿山治理面积2001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80公顷,土地综合整治面积4328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面积3212平方千米,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面积5153公顷……今年6月,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还入选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十大案例。

  在建德市,专家们深入调研新安江综保工程、梅城古镇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后认为,当地以自然山水本底为基础,着重于生态系统的重构与生态承载力的恢复、提升,融合历史人文,挖掘了山水文化内涵。新安江综保工程完成下涯湿地1.6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降低外源污染对江水的影响;完善沿线植被群落构建,打造特色生态绿廊;梅城古镇打通内城水系,激活古城历史人文底蕴,重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建德美景,形成了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融合的建德模式。

  在淳安县,当地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拦截+末端治理”方法对千岛湖流域生态系统治理,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消除生态隐患,搬迁生态风险点235处,拆除生态敏感点及环境不协调建筑38.85万平方米;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全县污水零直排,水质在全国重点湖泊(水库)中名列前茅;以千岛湖珍稀植物园和汾口镇生态湿地工程为代表,形成了内陆湖泊生态保护的淳安模式。

  在常山县,专家们通过深入当地各项目实施点,认真调研分析后认为,当地依托常山港治理二期工程,统筹考量河道堤防的安全性、生态性以及沿途历史人文特色,打造串联出了常山县山水林田湖草融合统一的重要生态水脉;以地质安全和生态绿色为出发点,以修复和提升为着力点,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落脚点,将“地质+生态”领域的关键技术运用到废弃矿山治理与恢复中,以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为代表,形成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常山模式。

  在开化县,在有关部门陪同下专家教授深入古田山等地调研。开化通过极探索构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途径,系统实施古田山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数量明显增加;全县生态环境逐步向好,试点区内森林面积增加7.8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至90.4%,2020年出境水Ⅱ类水质以上占98.9%;通过擦亮钱江源国家公园品牌,溢出效应持续放大,高端茶、文化根等系列产品走向全国,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开化模式。

  一个暑假的深入调研和问诊把脉,专家们走遍了钱塘江源头区域的山山水水,大家认为,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浙江样本,也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要示范,让美丽浙江呈现出了多元之美、系统之美。专家们也对进一步推进项目的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相关项目实施单位继续高质量推进项目实施,将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成为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窗口”,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浙江的智慧和力量。

  据介绍,2018年10月,钱塘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启动,在建德市、淳安县、常山县、开化县实施7大领域79个项目,以水源涵养为基点,分为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功能区,主要区域面积10067平方公里,其中中央财政下达支持资金20亿元。

(责任编辑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