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在温州大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征程中,师生党员践行《温州大学党员先锋引领十要》要求,始终挺立在发展最前沿,以实干担当诠释初心使命。
学校特设党员先锋专栏,生动展现师生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鲜活事迹,通过立体化讲述新时代温大先锋故事,全方位彰显共产党员的模范风采,凝聚起全体师生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党员名片
肖佳琦,女,中共党员,温州大学人文学院2022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罗进近副教授,获温州大学优秀学生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曾任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书记、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组织委员、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学生第九党支部组织委员、温州大学研究生会学生公寓部干事。在校期间,她发表期刊论文4篇,参与校级项目1项,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一等奖学金,获得国家奖学金。
不忘初心:心怀信仰,脚踏实地践行服务
“一件事做到底,一件事做到精”是她始终恪守的工作准则。在校期间,她全身心投入学生工作,不仅荣获“优秀学生干部”“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更以党员骨干的身份,诚心诚意为学校发展和同学成长保驾护航。担任学生第六党支部书记以来,她始终坚守入党初心,将“做精做实”的原则贯穿党务工作全过程。
在党务工作中,她细致核查毕业党员档案材料,精心组织每一次党日活动,扎实推进党支部“党课教育岗”建设;同时坚持以初心铸魂、用信仰领航,主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持续为党支部建设注入新动能。这份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守,更成为她日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
精益求精:上下求索,锤炼自我以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她始终秉持的成长准则。无论是曾经深耕教育领域,还是如今踏上选调生的新征程,这份持续精进的求索精神始终是她前行的动力。
作为罗进近名师工作站的核心成员,她从未放过任何成长契机:积极参与每一场学术研讨,在与同行的思想碰撞中拓宽视野,围绕传统文化与思辨能力培养的课题深入钻研,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入选期刊发表—— 这份从实践中提炼规律、用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恰为她如今投身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选调工作埋下了伏笔。
从教育领域的深耕到公共服务的新赛道,她始终以“上下求索”的姿态打磨自我,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段成长历程,而这些在学习中沉淀的钻研精神、在实践中锤炼的实干能力,终将成为她在选调生岗位上履责担当的坚实底气。
耕耘实践:潜心积淀,实干底色绘新篇
在成长道路上,她始终以潜心实践的态度打磨专业能力,这份扎根实际、解决问题的实干精神,为如今转身选调生岗位筑牢了成长根基。
为实现能力突破,她始终将深化专业认知与提升实践素养作为必修课。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她敏锐捕捉了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并围绕这一课题持续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以需求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是她的实践理念,与基层工作“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核心要求一脉相承。
在教育实践中沉淀的洞察力、执行力与责任感,正成为她如今投身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宝贵财富,让她在新的岗位上能更快扎根实际、回应需求,用实干书写成长新篇。
谈及成长感悟,她始终坚守“三心”准则:“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让她在党务工作中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滴水能把石穿透”的耐心,支撑她在锤炼自我时精益求精、深耕不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激励她在基层历练中勇毅前行、成果丰硕。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