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徐奇阁 何柠玥)7月12日-7月16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乘枫向上 共富善治”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浙江诸暨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来自阿尔及利亚、土耳其、尼日利亚的青年留学生与浙外小“紫苏”们,围绕“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与创新发展,深入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东盛社区和杜黄新村等地,探寻共富善治新模式,在交流对话中擦亮“中国之治”金名片。
△ 实践团成员前往诸暨市枫桥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太有意思了!我想把这套方法带回家,在我们那儿也成立一支矛盾调解队”在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一场村民借款纠纷调解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来自阿尔及利亚的青年留学生Zekri,现场化身“洋娘舅”,通过情绪安抚、换位引导、依法疏导等方法,与调解员们一起处理这起村民纠纷,在实践中感受矛盾调解的魅力。随后,实践团成员和调解专家杨光照一起座谈交流,学习矛盾调解方法,领会矛盾调解艺术,探索跨文化矛盾化解新路径。
△ 中外青年参与基层矛盾调解并与调解专家杨光照座谈
在东盛社区,中外青年在志愿服务中感悟城市治理版“枫桥经验”。陪社区老人过生日、带暑托班小朋友学英文单词做游戏、参加共富集市助力农产品售卖、上门送爱心午餐……根据社区居民实际所需,实践团成员各展所长,积极提供便民服务,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传递基层善治温度,助力“枫桥经验”在东盛社区落地生根。
△ 实践团成员在东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在杜黄新村,实践团成员跟随村书记王海军一起,以“枫桥经验”为指引,探寻“田上杜黄 五彩之路”,体会共富之美。采摘小番茄、助力共富工坊直播带货、开蚌取珠手工DIY、打卡物美乡村研学中心、参观梅花鹿养殖场……中外青年在研学体验中,提升了对“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的认识,开拓了乡村振兴新视野。
△ 中外青年探寻“田上杜黄”,感受共富之美
此外,实践团还前往枫源村、枫桥古镇、枫桥经验陈列馆和三贤馆寻根溯源,通过座谈调研和沉浸式学习,系统掌握“枫桥经验”发展脉络,感悟其文化内核。面对这些宝贵经验,青年留学生们受到启发、主动探寻其现代价值,来自土耳其的Pinar感叹道:“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治理模式,对解决全球社区共性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
△ 中外青年参观调研枫源村、枫桥古镇、枫桥经验陈列馆和三贤馆
为期5天的实践,让外国青年留学生印象深刻,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瞬间。来自尼日利亚的Muvas和小“紫苏”交流时说:“‘枫桥经验’就是东方魔法,给社区和乡村带来了巨大变化,我想把它分享给全世界!”
接下来,实践团还将赴义乌、宁波、泉州等外籍人员常驻地,以现场宣讲、分发成果册、视频直播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精准宣传活动。
△ 外国留学生线上宣传“枫桥经验”
据悉,本次“乘枫向上 共富善治”社会实践活动,是浙外西语学院秉承“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教育理念,精心组织开展的一堂“行走中的思政课”。活动聚焦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参与基层治理”“探寻共富之路”为实践内容,通过中外青年视角,分享他们在调研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之治,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