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邱彬鑫 通讯员 金丽娜)曾经萦绕在此起彼伏哭闹声中的教室,如今充盈着稚嫩的笑语与专注的游戏。在萧山区空港新城幼儿园托班的短短1周多时间里,这群初离父母怀抱的小小身影,从紧拽衣角的忐忑不安,到张开双臂奔向幼儿园的灿烂笑脸,在老师们如春风化雨般的“妈妈式”守护中,悄然完成了一场温暖的生命蜕变。
“我要回家!”开学初,分离焦虑让孩子们的小脸挂满泪珠。托班的老师们没有催促,更没有焦虑,她们俯下身,用温暖的臂弯成为孩子临时的“港湾”。“宝贝,老师抱着你,就像妈妈一样。”轻柔的拍抚、温软的低语、耐心的擦拭……她们化身“幼儿园里的妈妈”,用一次次蹲下的拥抱、一回回温柔的抚慰,在陌生的环境里为孩子锚定一份坚实的安全感。这份基于深度共情与无条件接纳的爱,成为滋养幼小心灵勇敢探索的第一缕阳光。
面对每个孩子独特的适应曲线,托班教师秉持“尊重差异,相信孩子”的核心信念。“有的宝贝需要多抱一会儿,有的则被角落的小汽车吸引——我们做的就是观察、读懂,然后提供恰好需要的支持。”托班倪老师介绍道。当孩子情绪逐渐平复,老师们并不急于推动社交,而是巧妙地以“娃娃家”为桥梁,从老师扮演“妈妈”陪玩,到引导孩子递一个玩具给同伴,再到并肩合作“煮饭”“照顾宝宝”。互动在无压力的情境中自然萌芽。这种不催促、不强求,精准契合个体需求的“慢”引导,让孩子们在信任与放松中积蓄勇气。
如今,推开托班教室的门,曾哭红双眼的依依正骄傲地给“娃娃”喂饭,角落里,天天专注地搭建积木城堡,抬头撞见老师的目光,立刻绽放出大大的笑容。那些晶莹的泪珠,已在信任与爱的滋养下,淬炼成独立、自信的品质与社交能力的萌芽。从紧紧依偎到主动探索,从懵懂抗拒到积极参与,孩子们用舒展的笑靥和日益绽放的活力,宣告着对幼儿园生活的喜爱。这是对老师“妈妈心”“专业情”与“慢智慧”的最高礼赞。
教育即生长,不在速成,而在浸润。在这片尊重生命节律的园地里,老师们以爱为壤,以专业为光,守护着每一株幼苗按照自己的时序,从容扎根、安心抽枝,终将迎来属于他们的盎然生机。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