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胜伟)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最新部级野外观测站体系名单。浙江农林大学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植物保护舟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该站将成为浙江省内承担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的重要力量。
舟山地处长江口与东海交汇处,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拥有世界第一大港口,伴随不断发展的跨境物流而使之容易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热点区域”,建设舟山群岛外来生物观测研究站是筑牢海上生物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舟山群岛的生态隔离和岛屿效应呈现独特环境,使其成为研究外来生物定殖和利用的天然实验室。
与此同时,舟山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基地,年水产品产量超百万吨,水母、互花米草等入侵物种可能堵塞渔网、毒害养殖鱼类、改变滩涂景观而造成经济损失,观测站的建立可以为渔业安全提供早期预警,为滩涂景观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指导。海运物流等携带的外来植物通常表现为更强的耐盐碱特性,通过对这些植物资源的生物安全评估和挖掘利用,可为耐盐碱作物种质的创制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舟山群岛外来生物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为外来生物管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通过长期监测揭示外来生物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为我国提供生物安全防控范式,为制定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舟山群岛外来生物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后,将定期发布关于外来生物对农渔业等行业影响的安全评估报告,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融合AI人工智能监测技术,为外来生物的分布、扩散、生态评估、安全防范和综合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收集和建立涵盖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互作等多方面的监测数据集;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的数据论文,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发表外来生物监测和利用的研究论文,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学术交流;通过提供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支撑农业、渔业等相关行业的工作,保障生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据悉,此次新增的农业农村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体系,是农业农村部为落实中央科技委规范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管理要求,进一步优化体系、加强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在新增一批野外观测站并与原有台站整合优化后形成的。浙江农林大学将把野外观测站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为观测站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观测监测工作长期稳定开展,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