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翔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全省工业碳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杭州揭牌
2025-09-09 13:3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张明)9月7日上午,“全省工业碳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杭州顺利召开。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中心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

  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教授与中国计量大学党委书记、全省工业碳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江荣教授共同为“全省工业碳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揭牌。

  实验室聘请高翔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聘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平研究员等7位业内权威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徐江荣为学术委员会成员逐一颁发聘书,标志着重点实验室学术智囊团队正式组建完成。

  徐江荣教授代表学校和重点实验室致辞。他强调,“双碳”目标已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而工业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核心板块,其绿色低碳转型进程直接决定着“双碳”目标的最终落地成效。

  在此背景下,重点实验室将聚焦工业碳排放的计量基础研究、测量及计量校准、监测系统及精准溯源三大核心研究方向,破解工业碳计量“测不准、算不清、管不好”的难题,为浙江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筑牢技术根基。他表示,一直以来,中国计量大学坚定不移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高度重视“双碳”战略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发挥计量技术特色优势,深入推进“双碳”领域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

  现场,他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并期待未来能与各位专家在相关领域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碳计量技术创新发展。

  据悉,全省工业碳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依托单位,联合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共建。实验室瞄准国家“双碳”战略对碳排放精准计量的紧迫需求,聚焦烟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的计量校准、排放源精准溯源、温室气体在线观测、区域反演测量等若干碳计量关键技术,系统构建碳计量方法与标准、碳测量技术与仪器、高质量温室气体立体化观测等全链条关键技术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碳数据质量,助力实现碳排放“可溯源、可报告、可核查、可测量”和碳数据的国际互认,将努力建设成为我国碳计量的科技创新高地、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交流中心,为“双碳”和环保领域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支持,打造实现“双碳”目标的“浙江模式”。

  揭牌仪式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计量大学能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徐鹏教授汇报了重点实验室的战略定位、核心研究方向、现有研究基础、整体建设方案及未来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共建单位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施国忠、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陈晔峰分别作补充发言。学术委员会成员围绕实验室建设工作展开深入研讨,一致认为工业碳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紧密契合国家战略,定位精准、基础扎实,有望成为国内碳计量领域集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平台。

  同时,学术委员会为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宝贵建议:一是进一步细化分解阶段性工作目标,明确时间节点与责任主体;二是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交流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三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技术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四是牵头或参与制定一批工业碳计量领域的国家标准、计量规程与行业规范,切实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主要领导,以及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以及中国计量大学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共同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