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邱彬鑫 通讯员 徐陈莹)中秋前的下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小学的食堂变成了一座温暖的“童年枢纽站”。202班的小哥哥姐姐们手牵手带领102班的小可爱们来到这里。一场名为“手牵手心连心”的中秋传承,在豆沙的甜香和五彩的灯火中,悄然开始。
月饼厨房 “馅料危机”与口味发明家
“我的月饼好像变成饺子了!”一位102班的小朋友看着自己手中露馅的“作品”,发出了惊呼。他的202班“小导师”忍住笑,化身急救医生,成功实施了“面皮移植手术”。
这里不仅是厨房,更是口味实验室。有严谨派坚持“豆沙与莲蓉必须1:1”,有创新派推出了“各种馅料混合”的惊世之作,并试图说服他的小伙伴“这才是未来的味道”。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的202班男生,正极其耐心地帮他的“小搭档”把月饼滚圆并细致的滚上熟糕粉。
灯笼工坊 光影与奇思妙想的碰撞
月饼区是香甜的,灯笼工坊是天马行空的。兔子灯、月亮灯只是基础模板,孩子们制作的灯笼充满了创意。
一个个灯笼被贴满了彩色油纸,在灯光下闪耀得像漂亮的迪斯科球。一对搭档合作了一个“章鱼”,用油纸剪出了条条鱿鱼须栩栩如生。另一组小伙伴给灯笼扎上了“尾巴”和“翅膀”。还有同学把课文中的小蝌蚪找妈妈画在灯笼上。
这个中秋,他们做的月饼或许形状不一,灯笼或许歪歪扭扭,但202班同学传给102班的远不止于此。他们让弟弟妹妹明白,成长不是孤单的赛跑,而是一场温暖的接力。当最调皮的那个小男孩,把自己做的那块月饼,毫不犹豫地塞进202班“小老师”手里时,有些东西已经完成了传递。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