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婷 李春博)近日,伴随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浙江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风险显著上升。由此,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益行”浙江省乡村地质灾害科普实践团迅速行动,联合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绍兴市地质科普馆等多个相关单位,深入嵊州市岩头村、珠溪村、舜皇山村;上虞区张村、许岙村等地,展开一系列地灾防治科普活动,把地质科普的知识带进乡村、融入百姓生活。
产学合作续新篇,提升社会责任感
为共同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应对夏季台风天气,提升市民、村民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意识和防治水平,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与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多次展开合作交流,在该院实施的地灾防治“五个百分百计划”基础上,双方联合聘任了一批地质科普宣讲员,今年暑期7-8月在绍兴地质科普馆为绍兴中小学生、市民进行科普宣讲。
图1 “益行”大学生宣讲员为当地中小学生进行科普讲解
红岩讲堂鸣警钟,科普清泉润心田
7月1日-7月10日,“益行”地质科普实践团整装出发,先后来到嵊州市岩头村、珠溪村展开实践调研与科普宣讲。在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红岩讲堂”内,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所学,娓娓讲述真实案例,通过互动问答、发放科普手册,让科普“清泉”浸润心田;在肃穆的“浦口英烈纪念馆”里,团队成员在村委介绍下深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这份红色精神激励着青年学子,在炎炎烈日深入村户走访调查。通过调研发现,不少村民对当地地质灾害成因、逃生技能缺乏深入了解,让“益行”实践团更加坚定地质科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孩子们专注聆听的场景,让实践团成员们备受鼓舞,深感科普之路虽长,青年责任在肩!
图2 “益行”团队在岩头村红岩讲堂宣讲
图3 珠溪村孩子们认真聆听科普宣讲
入户宣讲传新知,桑葚相赠寄深情
7月11日-7月12日,面对高温炎热的特殊天气,“益行”团队创新科普形式,走进上虞区张村与许岙村,变“集中宣讲”为“一对一”精准入户。成员们耐心细致,结合村庄背靠丘陵的地形特点,重点为村民演示了房屋选址的安全评估方法。这种“接地气”地贴近村民讲解,让科普内容更鲜活、更易于接受,得到了村民们一致认可。在宣讲结束时,村民特意奉上亲手采摘的新鲜桑葚让同学们品尝,一个劲地感谢映衬出浓浓的乡土情谊,也见证了知识传递的温度。
图4 在张村入户开展科普宣讲
图5 给许岙村村民宣讲后合影
图6 品尝村民相赠的新鲜桑葚,感受淳朴乡情
青山深处访民情,知行合一助振兴
7月13日,实践团来到嵊州市舜皇山村。成员们分组行动,用最朴实的语言,向村民们科普当地地质现象、灾害预防要点。针对雨季滑坡防范、土壤特性与种植等村民关切的问题,成员们耐心解答,现场互动热烈。“以前只知防山洪,今天才懂其中学问!”村里老人听完讲解后感慨道。带着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成员们走进村民、认真聆听、做好记录。当发现老旧房屋存有边坡隐患时,他们结合专业所学,现场交流简易的监测和加固方法,将安全守护落到实处。
图7 在舜皇山村与村民交流探讨、问卷调查
青春筑梦在行动,科普路上显担当
据悉,“益行”调研团自2017年创设以来,积极深入浙江省山区26县展开地质科普实践。越来越多的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相关学生加入其中,团队先后与磐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共建地质科普实践基地,与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坝头山村委等多个部门、乡村联合聘任科普宣讲员,获得“2023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绍兴市2024年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今年,“益行”团队再出发,继续把科普知识带进乡村,为更多市民、中小学生开展公益宣讲,以青春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学识守护家园,传承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图8 “益行”实践团开展调研、宣讲过程
(责任编辑:李思远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