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人才专报》是由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开辟的一档原创内容栏目。每期聚焦引才热点问题,对权威专家进行专访或者观点解读,同时发布人才数据报告,更加直观地展示国内人才现状。

  • 时政要闻
  • 经验举措
  • 视点
  • 李主任讲堂

经验举措

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江苏苏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创新实践

文/光明日报

日前,中组部公布了第十三批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项目申报入选人员名单,在入选的47名创业类人才中,江苏占9名,其中苏州占7名。据统计,苏州目前自主申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总数达237人,其中创业类人才127名,已连续10年位列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能保持这份漂亮的成绩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州的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在第九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开幕前夕,记者实地探寻了苏州引才、留才、用才的做法和经验。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搭建引智国际“朋友圈”

经济转型、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就是要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处在过坎爬坡过程中的苏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思则变,变则通。早在2009年,苏州就率先打造高层次引智平台,举办首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

对接产业需求,精准引才、定向猎才,是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的一大特点。每年的7月10日,来自全球的人才携科研成果在苏州与产业结缘。2009年,高端微电子医疗器械专家赵勇博士来苏州创业,如今他领衔研发的数字化可编程智能助听器填补了国内空白。2011年,清华大学博士李磊创立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2年前公司研发出国内首个基于AMT技术的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一举扭转了国外品牌长期统治我国客车变速箱市场的局面。

与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呼应,2011年苏州推出“赢在苏州”国际精英海外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利用海外人才组织和联谊会,构建开放创新机制。截至目前,大赛已成功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等举办24次,共征集项目4069个,吸引1.9万余人次参加现场决赛。

通过这两个平台搭配,苏州实现人才集聚和产业提升的螺旋式上升。截至2016年年底,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已累计引进、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人才97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61人,落户人才博士学历占61.6%。据统计,前8届落户项目总数达到2997个,年销售额近50亿元,年利税达2.74亿元。

把各种资源聚在家门口,能引才更要善用才

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新认为,引进高层次人才,要解决先热后冷问题。当下不少地方出台新政,高薪揽才,热情很高,但引进后往往服务降温,致使引进的人才不能发挥预期作用。“对人才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创业生态和事业平台。”

围绕良好创业生态的构建,苏州一直在努力探索,相继推出“姑苏人才计划”“海鸥计划”等人才政策红包,还为人才搭建高层次研发平台,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并通过激励保障政策,让创业者静下心来扎实创业。

201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联姻”,设立其海外唯一的实体研究院。2年后,新国大终身教授袁于人通过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落户苏州,成立斯澳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并担任新国大苏研院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中心主任。袁于人告诉记者,苏州有成熟的产业生态,且给予原创性研发工作很多时间和空间。今年5月初,袁于人团队联合斯澳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及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全球首例人手足口病基因工程疫苗。

除了硬件,苏州还在软件上下功夫,成立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企业联盟,推出了投融资对接会、创新创业微讲堂、职业经理人猎聘会等落户服务活动。


我国首个跨区域人才规划发布,京津冀未来将这样发展

文/中国组织人事报

近日,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布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也是首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专项规划。

《规划》明确了以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为出发点,以人才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及政策联合创新为主线,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重大任务、重点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人才一体化发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的总体思路。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三地区域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资源市场统一规范,公共服务高效均衡,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成熟定型,人才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提出了“一体、三极、六区、多城”的人才一体化发展总体布局。“一体”即打造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体。“三极”即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北京打造成创新型人才聚集中心,形成京津冀原始创新人才发展极;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把天津打造成产业创新人才聚集中心,形成京津冀高端制造人才发展极;围绕河北省转型发展需要,发挥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作用和石家庄承接转化带动作用,形成京津冀创新转化人才发展极。“六区”即以东部滨海发展区为载体,建设产业人才发展示范区;以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为载体,建设生态环保人才发展示范区;以中部核心功能区为载体,建设临空经济高端人才发展示范区;以雄安新区为载体,建设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示范区;以南部功能拓展区为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发展示范区;以“通武廊”(通州、武清、廊坊)毗邻区域为载体,建设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综合示范区。“多城”即以京津“双城”人才联动带动石家庄、唐山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等节点城市人才联动。

针对三地人才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规划》提出了构建区域人才发展新格局、抢占世界高端人才发展制高点等5项重点任务,并细化为16项具体任务。如,着眼于解决区域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北京中关村—天津自贸区—河北雄安新区—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人才联动计划、实施“人才帮扶”项目等措施。着眼于解决人才国际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共建国际高端人才发展平台、实施海外高端人才特聘岗位制度等措施。

围绕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京津冀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工程、“圆梦京津冀”菁英计划、高技能人才联合体工程、雄安新区人才集聚工程等13项重点工程,作为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抓手。其中,“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计划”“冬奥人才发展工程”等4项重点工程将于今年启动实施。


人才政策“1+4”为羊城创新加马力

文/中国组织人事报

广州番禺莲花山下,有一个从美国硅谷回国二次创业的4人博士团队,以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科技入选2016年广州市创新领军团队项目。他们是去年1.3万慕名赴穗申报项目的全球科创精英团队之一。

今年4月,人社部发布消息称,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265.11万人,其中2016年回国43.25万人。而一项关于留学回国意向的调查则显示,在留学回国人员就业意向城市中,广州位居全国第二位。

自2016年2月广州发布《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简称“1+4”政策文件)以来,广州的发展土壤已再次引起海内外高端人才的瞩目,形成以重点产业吸引高端人才、用国际平台广纳中外资源的新趋势。

务实的政策最引人

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4”人才政策是广州出台的首个围绕经济建设,聚焦实体经济和产业人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政策。内容涵盖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资助、产业领军人才奖励、人才绿卡制度、企业人才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人才流动等内容。

“1+4”政策文件提出在五年内投入约35亿元,在重点产业领域内支持5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每年支持1000名产业高端人才、2000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为全市人才政策“加码加料”。

另外,“1+4”人才政策在焦距上进行了精准的调校,引才范围划定在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等12类重点产业领域,这些都是在广州有一定基础且有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与广州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而且配套的政策条件非常务实,无论是提供项目经费、人才经费、薪酬补贴还是发放人才绿卡,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向海内外人才释放了强大的吸引力。

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必良就表示“我对广州最大的感受就是吸引人才的政策实在、不务虚。扎根广州那么多年,我也介绍了很多朋友过来。”

“羊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应该是国内最大力度的人才计划之一。”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范群博士说,广州市政府将花35亿元,用5年时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兴科技产业,证明了当初选择到广州干科技事业是正确的。

市场化的评审保证质量

广州“1+4”政策文件出台后,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产业人才(团队)申报项目。为此,广州也制定了11个项目的评审细则,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评审机构、引入一线创业家和投资人担任评委,按行业分组评审、“小行业”专家评审等方式,力求筛选出质量好、层次高的人才和团队。

2014年就已入围广州市“菁英计划”公派留学项目的韩超博士,在法国留学期间,除了完成博士科研课题外,还加入了一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研发团队,参与肿瘤液体活检项目的研发,即通过一管血液来检测人体的肿瘤,取代传统的穿刺活检。

经过前期多方的努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与风投洽谈和前期融资,同时和达安基因联合申报了去年的“广东省珠江人才创业领军团队”项目,目前项目进入到实质性落地阶段并选址广州生物岛。韩超博士参与研发的肿瘤液体活检项目成为通过广州“1+4”人才政策及相关人才项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

据初步统计,2016年“1+4”政策文件11个项目总申报人数超过1.3万人,其中约30%是从市外新引进的人才和项目,呈现出量大质优的良好态势。其中,申报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41个(目标20个)、创新领军人才136人(目标10人)、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106人(目标10人)、杰出产业人才补贴402人(目标30人)、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补贴5123人(目标3000人)。申报项目竞争也非常激烈,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竞争比例达到12∶1,杰出产业人才补贴竞争比例达到13∶1,远高于一般科技项目申报热度。其中,人才绿卡咨询申领量达7418人次,受理审核通过1658人,发放人才绿卡1560张。

人才聚集助推科技创新

“广州人才的基础和海外留学人员的归来,加快了技术研发的进步。”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副院长侯红明说,去年年初,海归科学家联合国内资源在生物院研发出世界首例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猪,破解了利用猪iPS细胞制造克隆猪的世界难题。

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广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12.6%,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37.7%和34.9%。2016年,广州市专利申请量99044件,同比增长56.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1892件,同比增长58.8%,两项增速均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642件,同比增长163.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2.4件,广州创新的巨大能量初步显现。

这与“1+4”政策文件凭借精准的引才模式、创新的政策措施、良好的支持待遇吸引一大批“高精尖缺”人才,推动广州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密不可分。如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目前广州已吸引8名“两院”院士、3名外籍院士、2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申报。其中,中国著名遥感应用专家周成虎院士领衔的“广东地理科技与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园”项目及团队也落户广州。2016年,广州地区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6人,占全省47.9%;新入选“万人计划”专家52人,占全省74.3%。截至目前,广州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为326万名,在穗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两院院士77人(其中全职院士35人)。

风起正是扬帆时,勇立潮头谱新篇。随着创新人才队伍的日益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茁壮成长,广州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转型升级的新发展。


厦门推人才新政:顶尖人才团队最高可获亿元资助

文/中国新闻网

记者从25日举行的厦门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专题部署会暨政策说明会上获悉,厦门市已于近日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简称“厦门人才新政45条”)。

记者注意到,这项人才新政在引才上以颇大力度派送“真金白银”,如厦门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最高可获一亿元(人民币,下同)资助。新政还对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及归国留学人员,按硕士每人3万元、博士每人5万元发放生活补贴。此项补助标准在全国同类城市也是最高的。

据介绍,今次厦门人才新政突出围绕厦门重点产业和重大社会项目引才聚才。将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融资租赁等新增重点产业、新兴业态人才纳入“海纳百川”政策支持范畴,并加大对重点人才支持力度,对卫生、教育、社工等社会事业人才加大扶持力度。

在两岸人才交流上,新政也提出许多创新举措,如实施台湾“首来族千人计划”,每年邀请1000名台湾青年来厦参访、学习、就业;给予台湾学生厦门生源待遇,参照厦门生源标准发放实习见习补贴,并每月给予租房补贴;对重点引进的台湾专业人才,按其年薪的25%、最高12万元发放补助;对企业接纳符合条件的台湾人才就业给予企业每人3万元补助。

厦门市相关人士表示,今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核心是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新政提出,人才评价主体多元化,授权行业协会、行业领军企业和新型科研机构自主开展人才评价;新政明确,要建立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

除了给予“真金白银”支持,从整体上建立人才“安居乐业”环境也受到新政重视。

据介绍,新政着眼于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集聚机制,提出试点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人才管理、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离岸创新创业等制度;优化外籍人才居留、出入境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创办科技型企业;建设国际化生活社区,加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普通高中国际化试点建设,打造“类海外”人才宜居宜业生态环境。

此外,对于人才特别关心的住房、医疗保健等问题上,新政也提出诸多保障措施。如对于人才的住房,在此前出台的最高100万元购房货币化补贴政策外,新政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兴建各类公租房、保障性商品房。

“人才争夺战”一直是厦门颇为关注焦点。此前,厦门已先后推出“双百计划”、“海纳百川”等计划。厦门市相关负责人士表示,希望从加大重点人才支持力度、破除人才发展体制障碍、发挥对台人才交流优势、营造国际人才创业生态等方面着手,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集聚海内外英才筑梦厦门。

视点

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流动重在制度设计

文/中国科学报

为了加快推进人才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人才支持计划”,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万人计划”(又称“国家特支计划”)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吸引和培养海内外学界精英,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竞争力和影响力。

这些“人才支持计划”已经较好地实现了其设立的目的,但是也产生了严重的负外部性——成为高校挖人的衡量指标。有人把这些人才支持计划戏称为“帽子工程”。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帽子人才”竟成了跳槽高手,每隔三五年就上演一次“离婚再婚秀”,刚为其建设好的科研团队、实验室,由于其一走了之而造成重大损失,对相关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后,又积极推进了大学的“双一流”建设,20多个省份已跟进推出了各自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一些经济强省出重金支持省内高校争创“双一流”,力度之大令人瞠目。例如广东省计划2015年至2017年专门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2016年就投入近20亿元建设高水平大学,几个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共获得约16.1亿元的投入,每所高校直接补助和财政奖励均超过3亿元,还有7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总计获得3.78亿元的投入。

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重镇,也是高层次人才激烈争夺的“战场”。优质的高层次人才历来都是大学竞争的稀缺资源。

受到支持有了钱的高校必然要去挖人才,而如新疆、甘肃等经济欠发达的省、自治区则捉襟见肘,只能眼巴巴地继续看着“孔雀东南飞”。

面对惨烈的挖人大战,东北部、中西部高校的校长更多的是无奈的哀叹。有些学者提出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但是和挖人高校所开出的诱人条件相比,这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当前有条件挖人的高校一般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地域优势,地处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或者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第二是薪酬待遇优势,给出几十万、百万元年薪;第三是提供进一步发展的优势条件,有较好的软硬件配备,为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而且这背后还蕴藏着很多隐性优势,如更为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更加发达便捷的社会生活、更为优质的子女教育资源以及更为深广的政治、学术资源网络等,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东北部、中西部“帽子人才”义无反顾地“孔雀东南飞”。

对此,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也进行了积极呼吁,发布了《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只能徒留悲戚嗟叹。

笔者认为,唯有进行好的制度设计才是王道,各种“人才支持计划”评选都应该规定,申报者在申报成功之后为申报单位至少服务10年至15年,否则将被剥夺“人才头衔”,并进行相关支持资金的追缴和罚款,而对敢于违背要求引进相关人才的高校也要进行惩处。高校在人才申报时也要和申报者签订服务协议,约定好服务年限和违约责任,人才一旦违约,就要勇于拿出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遏制“职业跳槽教授”的泛化。

总之,只有进行好的制度设计,通过契约和问责来约束相关方的行为,堵上“人才”一有“帽子”就跑的制度漏洞,才能真正帮助东北部和中西部高校留住高层次人才。


系牢“红色纽带”让党的人才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文/中国组织人事报

联系服务专家工作贵在用心用情。要发扬“安专迷”精神,摸清专家实际需求,因人而异、精准服务,做到雪中送炭,把工作做到专家心坎上。要在用真心、讲爱心、一条心上多下功夫,把专家当知己、当亲人,当挚友、当诤友。

一份如约而至的关怀吹进专家人才心田。日前,57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到北戴河休假。这张写满尊重、关心、爱护人才的邀约,已经持续近20年,彰显了我们党尚贤爱才的真挚诚意、广纳英才的博大胸怀。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专家工作,重视听取专家意见、发挥专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专家工作尤其重视,走访慰问著名科学家,与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对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关心之情切切、关爱之意拳拳。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与作家贾大山相知相重,经常交心交流、关怀照顾,为做好专家工作树立了典范。中央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是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制度遵循。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系牢党和专家的“红色纽带”,让党的人才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更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思想联系是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之魂。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新时期的专家学者工作经历相对单一,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还有一些受国外影响,思想比较多元。要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教育团结引导广大专家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聪明才智。深入开展专家国情研修,注重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培训,帮助专家把握世情国情党情,了解党的辉煌历史、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知党爱党、知史爱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广大专家的爱国报国情怀。要充分尊重信任专家,推选专家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邀请专家列席重要会议和参加重大活动,对优秀年轻专家予以重点培养,推荐优秀专家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任职,增强专家成就感、归属感、获得感。

联系服务专家工作贵在用心用情。要讲认真、重细节。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比较细、比较具体,没有认真劲是做不好的。不同领域专家需求不同,有的可能需要工作空间,有的可能需要仪器设备,有的可能需要解决编制。要发扬“安专迷”精神,摸清专家实际需求,因人而异、精准服务,做到雪中送炭,把工作做到专家心坎上。要讲方法、求实效。专家成长环境、学术背景、性格禀赋不同,情况千差万别。联系服务专家,不能一个办法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头,必须注意分层分类施策。要有针对性进行思想引导、情感沟通和工作支持,尊重专家个性特点,多一些包容宽容。要讲感情、常沟通。专家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有感情。要一手抓诸如“住房”“基金”“项目”等硬投入,一手抓政治、思想、情感上的软投入。不能局限于“跑几次腿、进几家门、握几下手、送几束花”,更要在用真心、讲爱心、一条心上多下功夫,把专家当知己、当亲人,当挚友、当诤友。

成就事业是最好的服务。越是高层次人才,越看重事业发展。搭建事业平台、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是联系服务专家的落脚点。要破除阻碍人才发挥作用的各种藩篱,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政策,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要尊重科学规律和专家工作性质特点,对专家信任信赖,放手使用,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让他们参与项目管理决策,牵头承担重大课题,领衔重大科技项目。要保护创新、宽容失败,多支持、少干预,使专家心无旁骛、潜心研究。荣誉比报酬、福利往往更能体现人生价值。要挖掘优秀专家和团队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良好环境,增强广大专家的荣誉感、自豪感。


科技创业:人才是根本 技术是关键

文/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年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人数激增,其创业项目主要集中于生物工程、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在创业路上,若想走得更远,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添砖加瓦,海归需时刻保持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

海归瞄准国内市场 投资者加强风险管理

如今,留学人员 携项目回国落地和发展已不新鲜。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资金是国内吸引海归创业的重要原因。

胡予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目前在为其初创企业DR·BABY寻求融资,其创业项目是为婴儿提供安全放心的护肤品。她认为,虽然中国的婴儿护肤品领域里品牌不少,但还没有出现领军品牌,所以市场空间很大。顶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代表王奇(化名)同样看中了国内的广阔市场。他的创业项目是利用无创伤的胚胎检测技术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他看来,一方面,二胎政策开始实施,而新增的待孕妈妈往往年龄偏大,影响受孕率;另一方面,目前国内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总体在30%左右,有待提高。因此,他拥有的技术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非常明显。同时,国内有充足的资金,很多投资者都在寻找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创业项目。

胡予含认为,中国投资者对科技创业项目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与国外有所不同:“中国风险投资者看风口,关注于找到下一个独角兽公司。所以他们往往倾向于投多个高风险的项目,即使有少量存活下来,也能获得预期投资回报。目前,投资业逐渐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控制,开始关注一些投资回报虽然相对较少、但风险也小的项目。”

核心技术是关键 知识产权保护待加强

近年来,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留创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在帮助海归孵化创业项目、对接市场等方面功不可没。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加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快速崛起的国际市场推动,中国有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业中心。

但以留创园为代表的创业项目孵化中心遵循的仍旧是“模式创新”思路。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张磊博士于2011年回国创业,从事有机标准品的研究与生产工作。在他看来,国内和国外的科技发展大方向是一致的。但在一些领域,中国正处于学习、追赶国外领先科技的阶段,而技术创新是未来中国推进科技发展的关键。

王奇也提到,国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某些不完善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海归人才回国进行科技创业的信心。

政府支持力度大 人才是科技创业之本

张磊说,他在创业之初比较顺利,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十分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当我还在国外的时候,就有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国外,鼓励我们回国创业,口号也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引智’,可见国内一直都很重视海归人才。”胡予含同样认为国内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力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如果海归更加了解国内相关政策,创业过程会更顺畅。

当然,光靠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是不够的,没有人才,永远无法实现技术上从0到1的飞跃。

海外求学、工作经历,使得海归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科技的展会、讲座,这能够帮助海归较为准确地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对新兴科技如何应用于日常生活也有较为深刻的体会。正如张磊所说:“海归可以在国外学习新的技术,在行业发展趋势上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也使得许多海归与国外相关科技领域的专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回国创业时可以通过这些联系,将自己的创业项目瞄准国际前沿。


砥砺奋进的五年:为国家发展筑牢人才之基!

文/人民日报

国际科技论文收录量和被引用量连续多年列世界第二位、第四位;铁基超导、量子通信、载人航天等关键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突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等一批顶尖人才不断涌现……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奋进,我国一些领域已逐步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领跑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不断奏出人才发展与伟大事业同频共振的华美乐章。

人才工作列首位,下好人才“先手棋”

拿到了外国人永居证,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加拿大籍华人王国华很是激动,“这为我节省了好多精力!我再也不用为每年重复办签证而‘劳心费神’了。”

解决王国华“烦恼”的,是2016年出台的“北京人才20条”。这20项政策,为外籍人才提供了永久居留、口岸签证、长期居留许可等出入境便利,可谓给外籍人才开通了永居“直通车”。

“尚贤者,政之本也。”不独北京,近年来,随着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已在全国形成共识,各地区各单位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将人才工作列为“一号课题”专题研究,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创新发展中下好人才“先手棋”。

提前谋划,抢占先机。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注重人才工作的前瞻性,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江苏在制定全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之初,就推动产业主管部门同步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福建重点培养引进金融保险、电子商务、高端制造、医疗卫生、城市规划、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青海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依托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兼顾生态环保、民生发展等领域需要,强力实施“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

勠力同心,支持国家重大人才战略。各地各部门深入组织实施国家“万人计划”,截至目前,共为2521名战略科学家、创新型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提供特殊支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6年公布的国家科技奖中,首批“万人计划”专家中有17人获自然科学二等奖,2人获技术发明一等奖,11人获技术发明二等奖,2人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7人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

加大投入,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据最新统计,截至2015年底,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5.8%,比2012年上升1.6个百分点,超出2020年规划目标0.8个百分点。全国高技能人才4136.5万人,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3478.3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98.7万人,非公有制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0%。

人尽其才,百事俱举。5年来,人才优先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特别是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2025”、脱贫攻坚等重大国家战略中,人才“红利”不断筑牢跨越发展的基石。据统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攀升至35%,人才贡献率达到32.5%。

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改革让“不可能”变为现实

一直以来,一些事业单位“研有余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到企业中创新、到社会上创业不乏想法,但患得患失、顾虑重重,担心“离岗即无岗”,丢掉“铁饭碗”,一定程度也影响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为人才松绑,啃下硬骨头。“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等,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击碎禁锢已久的人才体制内外壁垒,强势盘活了人才流动的棋局。《指导意见》让许多事业单位人才走出两难困境,彻底放下思想包袱,曾经“不可能”正变为现实。

人才工作如棋局,机制活则满盘皆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高屋建瓴地擘画出我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宏大蓝图。《指导意见》的出台则是为这一蓝图做了新的注脚。

过去5年,可以说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冰的5年。从中央到地方,改革举措多线齐发,政策创新亮点迭出——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截至目前,人才领域共取消433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受益范围向地方和部委人才项目扩展。

啃硬骨头,充分释放人才的才华和能力。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和院士遴选制度改革,改进完善人才出入境和海外引进人才管理;打破人才流动“玻璃门”,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新疆等地鼓励允许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江苏、湖北、青海等地创新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引进急需高端人才不受编制总量和结构比例限制。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改革职称制度,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浙江等地广泛开展企业、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衡量各方面人才再不是“一把尺子”,人才评价不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2017年起,包括云南、贵州、甘肃在内的许多地方在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时,不再把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申报和参评的必备条件。

加大人才激励力度。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股权期权分红激励具体办法,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上海、河北等地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配套文件;湖南等地积极探索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规律和方法,鼓励人才以专利、技术、知识等参与市场分配;安徽等地推行股权期权激励,让人才在创新成果运用中有份额、有股权。

打造创新人才“试验田”。中关村、珠三角设立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改革释放出的各项红利,持续激活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袁亮,正着手将自己早前研发的“机器人轮椅”从论文里“捡”出来,投放市场开发转化;不到24岁的重庆理发师聂凤因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美发项目冠军,直接申报取得了高级职称,把自己直接“剪”成了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以太赫兹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占股90%成立太赫兹研究院,其中80%股份将授予研发团队……5年来的改革实践生动诠释着一个道理:人才犹如燧石,激发力度越大,放射出的火花就越闪亮。

“海归”成潮,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人才新“磁场”

2015年,手捧国家科学技术奖证书,首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再次为自己做的抉择而欣喜。2008年,受祖国人才政策感召,潘建伟毅然放弃了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教职工作回到祖国,开展量子通信领域研究,其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荣获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潘建伟团队,使中国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在量子通信领域,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自然》杂志如此评价。

当下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国家“千人计划”推进力度,共引进4320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文化艺术等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占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引进人才总数的60%。

以国家“千人计划”为引领,5年来,各地各部门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开展“省级千人计划”,江苏实施“双创计划”,广东推行“珠江人才计划”,重庆启动“百人计划”……这些引才计划与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部委引才计划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的引才格局。

有“路线图”,更有“施工图”。《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意见》对一个时期引才引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参考目录》中包含了“前沿科学和重点技术方向”“全球知名专家”“国内引才平台”等类别,为精准引进急需紧缺创新型人才提供依据。

重引才,更重留才。有关部门设立“人才类签证”,加快推进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制度改革,对外国人来华放宽条件、简化程序,永久居留身份证数量持续上升,其中2016年就办理1000多人,同比增长近一倍。此外,各地区各单位在政策体制、发展平台、工作绩效、服务保障等方面也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极具吸引力的引才格局不仅让国内人才感到自豪,更让海外人才心向往之。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其中,70%均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回国的,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眼下,“走,到中国去”“回到祖国去”正成为新的风尚,中国的全球人才“磁场效应”不断增强。眼下,各方面人才为实现伟大事业而齐心勠力的恢宏画卷不断展现……


人才之争,比拼的是城市综合实力

文/广州日报

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年有795万的毕业生迈出高校走向社会。对今年的毕业生来说,如果不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那么他可能会陷入纠结,因为各地人才优惠政策太多了,到底该选择去哪座城市?日前,成都、武汉、长沙、南京等城市纷纷开出各种诱人的筹码争夺人才,以期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都表示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武汉喊出“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西安提出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的目标……无门槛落户是基本配置,此外,还有提供公租房,给予生活补贴,创业资金支持等各种政策大礼包,上演精彩的花式抢人大战。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优秀人才是城市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上述这些城市重磅出击,为大学毕业生量身打造人才政策,解决他们落户、就业、住房、创业等痛点,体现出了求贤若渴的诚意。这无疑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事实上,这些政策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也的确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一份2017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的签约比例仍然是独占鳌头,为33.5%。而成都武汉等城市紧随其后,为33.1%,只略微低了0.4个百分点。

不过也要看到,优惠的政策能够吸引人才到来,但是人才始终是自由流动的,对上述城市来说,抢人容易,留人更难。我们不知道一两年之后,有多少人留下来又有多少人会离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于优秀人才来说,户口、房子和补贴未必是最重要的,他们更期待的是发展的机会和干事创业的环境。

我们还记得,几年前居高不下的房价与生活压力使得逃离北上广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可是,不少离开的人后来又悄悄回来了。因为二三线城市生活虽然安逸,但缺乏发展的空间和创业的氛围。金融业的高管在三线小城可能没有发挥余地,而中关村的网络技术人员回到家乡可能会发现网络基础设施甚至都还不健全。事实上,不少从二三线城市回到北上广的人员中,也多是集中在互联网、传媒和金融行业,这些行业从业人员在二三线城市相对来说比较难找到合适的位置。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人才的竞争更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留住人才,首先需要城市有产业实力,能够让留下来的人才有活干,让他们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许多产业尤其是高新产业上,北上广深仍然具有领先优势,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与发展机会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目前,成都武汉等城市的人才竞争未必会对一线城市造成很大影响。而对成都武汉等城市自身而言,如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比如杭州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前端,成都是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地,自然就会吸引相关产业的人才集聚。

宜业还需要宜居,留住人才,除了给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外,还要综合考量城市生态环境、教育医疗、营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污染严重、城市管理混乱、办事靠关系、创新处处受制约的城市能够吸引人才留下来发展。

说到底,成都武汉等城市的人才争夺战,更重要的不在于人才政策,而在于城市发展是否能抢占产业升级的先机,城市管理是否体现以人为本,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是否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城市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有活力的创业氛围,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人才。

李主任讲堂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一)——如何理解“双一流”建设?

如何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校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最近一年多来,大家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和探索。利用从今天开始的四篇《主编讲堂》,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

1.“双一流”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设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高等教育系统当务之急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及时地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学科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在国家走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国家号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国家是要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使我国成为国际学术中心,而决不仅仅是使个别几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重点是建设过程,目的是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2.“双一流”政策三个阶段目标

“双一流”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世界眼光和目标水平,制定大学发展战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3.鼓励大学差异化分层发展

国家“双一流”政策同时聚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分层和分类的建设思路,鼓励高校的“差别化发展”。注重体制和机制建设,与以往的“985”“211”工程建设的思路截然不同。

主要包括三种建设思路:一是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二是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三是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二)——如何建设“双一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经验,适度超前布局;要按照国家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创新机制、突出改革、注重质量、加快建设。

1. 一流的人才培养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高质量的教学和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对任何一类大学的评价,千万别忘了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要指标。大学的教学质量、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自主、真正的学分制等都受到了很多限制,在“双一流”建设中都要进行改革。学校的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但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人生各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各个年龄段学习什么知识效率高,知识的循序渐进规律、因材施教等都需要学校认真研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授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学会融会贯通,是学校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必须在高等教育理念和机制等方面启动实质性改革。不能在对“素质”没有基本共识的情况下空谈素质教育;不能在对“文化”没有基本理解的条件下空谈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在社会环境不具备的氛围下妄谈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培养。

2. 一流的教师学者队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另一主要任务是提高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科技的主导力量,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谋划高校科学研究突破方向,是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靠世界一流的学者队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仅要有大楼,更需要有大师。中国的教授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以此提高学术水平。通过教授参与国际上学术团体的活动,逐步提升中国教授在国际上学术活动中的话语权,才有利于快速提升中国大学的影响力,逐步获得国际上对中国大学的认可。

我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世界一流大学教授的四条标准:在国际会议上不光要有声音,还要能做特邀报告、主旨发言;在国际期刊上不光要有文章,还要能当编委、当主编、当编委会主任;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不只是个会员、理事,还要能担任轮值主席、理事长、会长;在国际奖项中,不仅要有名次,还要作主要完成人。

3. 一流的育人环境

建设一流的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教授,也要有一流的育人环境。在信息经济的现代社会,新型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将为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实现提供支撑条件。

现代化校园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水平上。近两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快速发展、小型私人定制课程、大一分类课程、学位系列课程、翻转课堂……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入学生的视野,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需求的人才。

当下,许多高校已经制定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信息化水平将成为高校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标,高校应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主动适应教育形态的变迁。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三)——信息技术如何支撑“双一流”建设?

互联网几乎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这场革命已经波及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技术发明,它还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精神。

“双一流”建设,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和国家人才战略,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要发挥引领作用,它的前瞻性,包括人才储备、国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观念,资源共享的时代已经来临,有形的物质资源共享正在起步,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是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探索和涌现,从而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推动了学习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也推动了高校科研方式的改变。

1. 学习模式的改变:在互联网+时代的屏幕化和碎片化特征下,人们的学习模式也呈现屏幕化和碎片化发展,学习者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名校、名师的教学课程,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性和自主性更强。

2. 教育方式的变革: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发生改变,原有的课堂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考核形式开始难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的传授向“影响式”和“互动式”教育转变。知识传授在教室内,而知识内化在教室外。

3. 教育观念的转变:翻转课堂、可汗学院、MOOC、云端学校等的出现,导致现有的师生关系、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而重构学校的存在方式。新型的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众多的高校、教育专家已经开始转变教育观念,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

4. 科研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它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物联网、高性能计算、超大容量存储、高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快速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动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改变了传统科研的方式方法。

无论人们是否愿意,随着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大学的功能也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四)——‘双一流’建设要与时俱进

“双一流”建设我们一直坚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明确了“双一流”必须按国际通用的评价准则达到一流,又能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我们把世界一流的概念定义为以国际上大学最高水平、最先进的状态为参照的目标体系和追求,反映未来某阶段或现实我国大学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先进状态,“双一流”建设既是目标,又是过程,这种定义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今天我们谈起“双一流”,总是有人会拿出《基本科学指标》(ESI)说事儿,这个学校有几个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科,那个学校有几个进入前千分之一的学科,且不说ESI的学科划分与我国实际学科设置差别较大,总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一流。

坚持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立足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今天我们的国力强大了,教育投入增加了,高等教育进步不断加快,逐渐变强了,如果继续稳定高速发展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是国际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和最先进的状态。在我们实现了原来定义的“双一流”建设目标之后,中国的大学肯定还要开拓创新,不会止步不前。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活动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客观需要。教育形式和形态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因而,“双一流”的概念和标准也在不断改变。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教育形式也从原始的口耳相传教育发展成了适应农耕时代的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要素和教育实施主要集中在教师个人身上,师傅带徒弟,名师出高徒。工业社会的教育要素和教育实施主要集中在学校,学生和家长追逐名校,全社会都是名校情结。今天的大学组织形式是适应工业社会发展而形成的班级、课堂、校园,以及教授、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大学的组织形式将会改变。

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手段,还正在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也正在影响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沟通,必将改变教育形态。信息社会的教育要素将集中在网络平台上,教育实施将以个人选择为主,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双一流”的概念和标准也将随之而变。

高等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过程。“双一流”建设要按照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向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转变。高等教育新模式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多个层面,其灵魂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1. 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改变。如今的学生已经是与网络共生的一代,是地地道道的互联网原居民,他们可以熟练地借助网络生活,本能地通过屏幕学习。他们认为屏幕学习效率高,而50后、60后的人的习惯是书本学习。思想观念的差异和数字鸿沟很难短时间内弥补,由此对互联网+教育的影响不能小视,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改变原有不合时宜的政策和管理方式模式等。

2.以灵活的机制应对挑战。如果学生不能自由选择修学科目和讲课教师,如果学分不能互认,学位不能等价衔接,互联网+教育很难发挥其最大效益。我们需要尽快研究制定教学资源的上网认证标准,要针对经过认证的教学类资源制定网上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要制定课程微证书发放办法等等。当然,机制的转变还包括顶层设计和信息治理创新等等。

3. 以高远的眼界拥抱未来。远古的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石头用完了。今天的人们用数码相机替代了胶片相机,也不是因为柯达公司的胶片技术不够先进。今后某一天我们的学生不到学校上课,可能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排名不够靠前,我们的院士和专家的数量不够多,仅仅是因为技术要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

大学要发挥人类文明发展的引领作用,“双一流”建设更要发挥对高等教育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在今天的文明转折时期,如果我们不能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我们至少应该紧跟人类文明走过的脚步。“双一流”建设要与时俱进,主动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适应大学新的形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