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桥人才专报》是由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开辟的一档原创内容栏目。每期聚焦引才热点问题,对权威专家进行专访或者观点解读,同时发布人才数据报告,更加直观地展示国内人才现状。

  • 时政要闻
  • 经验举措
  • 视点
  • 李主任讲堂

经验举措

(一)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将把主要工作放在人才培养

中国新闻网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教育强国是它不可或缺的部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是清华大学必须承担的责任。”十九大北京团代表陈旭来自教育界,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她感受到清华大学使命重大。

十九大北京团代表连日来热烈讨论十九大报告,讨论十八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和党章修正案。因为代表发言积极,多次出现会议“拖堂”。

十九大代表、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是第一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她说,讨论中代表们对这份报告形成了共识,认为十九大报告将对我们国家现在和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必将影响世界的发展。“报告提出很多重大的理论成果,这些天我们的讨论只是初步的,还要带回去深入学习领会。”

陈旭说,十九大报告对国家历史方位的判断非常精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判断,也是一个影响全局的历史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里也说,进入新时代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工作都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报告为高校改革明确时间表

结合到实际工作,陈旭谈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于高校今后怎么做指明了方向,所以她深感承担的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

具体到高等教育,这些年发展很快,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40%,比预期提前五年实现。2016年,这个比例继续提升到42.7%,高等教育向普及化迅速发展。

陈旭说,目前,我国成为在学规模最大的国家,也跻身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全国有2000多所大学。从这个数据上看,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越来越多,大众化程度和教育公平得到有效改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陈旭代表坦言,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相比,高等教育还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首要需要是教育,这是这些年办学中深切感受到的。无论是学生,还是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包括国外青年学生,对教育需求都大大提升了,需要更好质量、更高层次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为高校改革发展明确了时间表,制定了任务书,绘就了路线图。陈旭认为,报告提出的要求,正是中国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创建“双一流”】清华投入更多经费培养人才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今年国家公布了“双一流”的计划,按照创建双一流的目标,2020年有一批学科和若干大学进入到世界一流,到2030年有一批大学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陈旭说,清华大学要承担起建设双一流的目标。今年7月份,清华大学召开学校的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进入世界一流,到2030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到2050要建成世界顶尖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师生对这个目标非常拥护,信心十足,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目前,清华大学将把主要工作放在人才培养上,把更多经费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条件、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钱要花在刀刃上。”陈旭说。

清华大学的目标也正好契合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陈旭认为,在党和国家的发展中,实现学校的发展,也要为党和国家宏伟目标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支持雄安建设】清华老师参与雄安专项规划

清华大学一直以来坚持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统一起来,着力解决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深度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清华大学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方面,结合新区定位,清华考虑把雄安新区作为学生创业创新联盟的一个基地,这个联盟由150多个学校、50多家企业组成,将来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

陈旭说,清华大学十分关心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目前,雄安新区的一些专项规划,比如生态、水资源,交通等方面都有清华的老师参与,这也是清华通过科研力量支持新区建设的体现。

【支持首都建设】发挥人才优势为北京作贡献

作为首都的高校,清华始终把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要积极参加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把学校发展和区域发展充分结合起来,特别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强三城一区建设、推进副中心建设、冬奥会等我们都要深度参与。”她说,特别是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攻坚战役上,比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清华大学将发挥好科技人才优势,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应有贡献。

伴随着国家的强大,作为中国的高校要走到世界舞台中央,制定了清华首个全球战略,深化战略实施,推动高层次国际化办学,科技方面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把学生培养成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世界上各国竞争,归根到底还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作为清华、北大这样国家领头的大学要承担世界范围内竞争的责任。”陈旭说。


(二)成果频现,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见成效

新华社

从大飞机首飞,到墨子号升空;从超级计算机,到密集的高铁网络……近年来,中国科技全方位突破,多地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中国,正以创新思路、创新精神、创新机制引领新一轮创新。

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上海,瞄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高技术行业持续发力。当前,上海的科创企业已开始占据“未来产业集群”的高能级平台,面向未来二十年进行深度布局。

——将全球视野和本土智慧结合起来,用开放心态输出“中国标准”。

作为上海光源二期16条线站工程副经理,邰仁忠对光源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感触很深。“光源刚开始建设时,无论是光束线的设计者、建设者,还是国内用户,几乎都像小学生,处处要向国外同行学习。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根据我国科学发展的需求提出自己的创新方法。”

——向科技要效率,通过示范应用、主动转型,中国向世界AI工厂转型,吹响了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号角。

在上海,司法系统引入机器学习,帮助破案,识别证据,成为“智能审判”的典范;金融系统主动拥抱智能客服和人脸识别,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快递等服务行业智能化升级,实体行业积极转型智能制造,提升单位人力的科技贡献率。

上海市青浦区是快递企业总部集聚区。近年来,快递企业通过智能化提升快递物流业态能级。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青浦区快递行业实现业务量2.2亿件、业务收入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1%、26.9%。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透露,今年将针对人工智能在上海的应用驱动、产业集聚等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凭借“环境+制度”,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

人才是成败的关键。据统计,国内70%的人工智能人才集中于北京、上海。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为规划在上海青浦投资建设新的研发中心及配套人才公寓,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加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融合创新。

“人才和生态一样,投入就是产出,这次合作就是这种价值的体现。未来,我们还会在青西地区布局一个软件信息服务业集聚的‘IT小镇’,加快推进大科技、大旅游、大文化、大健康、大总部产业的协调发展。”上海市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说。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紧密相连,制度创新激发活力,提高效率。面对业绩考核难题,上海科学院把引进创新人才的支出算作净利润,让这笔钱可以“放心花”。该项政策已经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完善,并进行推广。

——机制不断创新,使国企、外企,以及民企,尤其是小微企业,有了创新的舞台。

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有了全新概念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正在建设80条GMP(良好生产规范)生产线,未来将形成一个生物制药创新共享平台。全球科学家“一起来造药”,将在上海成为可能。

天慈国际董事长李函璞说,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采用新的模式,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同时通过开放共享,吸引全世界科学家到上海“一起来造药”,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向市场。

近些年来,上海在科技创新中砥砺奋进,改善环境,重点突破,取得了实效。

如今,国产大飞机试飞成功,联影等国产大型医疗器械“出海”,国产原创性新药全球同步上市……正是以创新的模式搞创新,科创活力在上海不断涌现,机制创新和人才积累持续深入。


如何培养和引进人才?听听四位十九大江苏代表的故事

中国江苏网

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奇才的良好局面。那么究竟怎么培养人才?人才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留住人才?听听四位十九大代表的故事。

引进13个上海老师傅

从一年赚几十万到一天赚十万

从无锡港下镇的一个手工作坊,到一家拥有两大产业园区、三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板块、五百多亿营销、十万人就业的现代化的集团公司,红豆集团在周海江祖辈三代人努力下发展壮大。而在此过程中,让十九大代表、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人才的重要性。

“1988年、1989年的时候,我们聘请了13个上海老师傅,到我们的乡镇企业,一下子质量就提升了,还申报了护士衫这个专利。把原来这个一年才几十万赚的工厂变成一天就赚十万。整个工厂就起来了,所以这个人才非常重要。”而后在一系列的相继发展中,周海江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运用,包括聘请海归博士等高级人才主导新品研发。

“创新是企业唯一的出路。”在周海江看来,创新能力决定于三要素:人才、平台、投入。

不给年轻人投入和机会

他永远是希望

十九大报告中,最让十九大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新市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华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协恩兴奋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们的基层干部、老百姓一看就明白,它给农民、农村的发展都指明了方向。”

吴协恩有句著名的话是既要注重“口袋富”,又要注重“脑袋富”。“这五年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我也跟我们村里的人说,‘不富脑袋’那你只是个土豪。”送知识、送健康是他们采取的方法,给不同层面的人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尤其是干部和年轻人。“不忘初心,华西的年轻人不能忘记华西的过去。我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帮扶村,每年35岁以下的华西年轻人要到当地去,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华西过去的不易。”除此之外,他还给年轻人去专业学校甚至是国外接受培训的机会。“创业上的培训我们送他们去以色列,农业技术的创新上我们送了七个年轻大学生到日本,高科技方面发展则是送到美国培养。”吴协恩代表认为,年轻人不忘初心和专业技术的培养,这就是华西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小时候就开始说,年轻人是希望是未来。现在我发现啊,如果你不给年轻人投入和机会,他就会成为永远的希望。”吴协恩表示,华西村最大的财富就是年轻人。

吴协恩代表表示,今后的竞争不是行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合伙人制、期权制这些新业态的出现,华西也开始了更多的尝试,未来还有更多的路要走,“股份结构要更宽泛,吸引更多的人到华西的这个舞台上来跳舞。”他告诉记者,一个在国外银行干了十多年的金融人才,现在也到了华西管理公司,而这个公司百分之百的人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靠制度建设、股份改革来吸引他们,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想要发展,需要发展,关键是有什么好的平台给他。”

比待遇房子物质

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

十九大代表、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村党委书记、长江润发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长江润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郁霞秋,正在带领着团队进行这一次转型,布局大健康产业。

她说,人才是第一要素,不仅要引入人才,关键用什么机制、办法留住人才。在她看来,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学成后更愿意回国创业就业,这就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新机会。“最近几年,随着长江村不断有海归加入,这让长江村以及长江润发集团,能够以更高的目标来进行着自身发展。”

郁霞秋代表说,现在,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外国人都在关注这个市场,市场空间很大,年轻人有用武之地,日益感觉到,海归越来越有学成归来的意愿。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企业,就应该更多从挖掘人才,留住人才的角度去考虑。

如何留住这些人才?这个是郁霞秋代表所一直考虑的,“海归到一个地方,不仅仅看中待遇、房子这些物质上的东西,这些并不是最核心的问题。最核心的是个人发展的空间。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他们一个能够向上的发展平台,让人才能够与平台共同成长,并分享成长带来的红利。此外,郁霞秋代表说,面对人才,作为企业应该能够有更包容的态度,有了这种外部环境,会让引入的人才更安心。

2017年

这家外企有了第一个退休的操作工

十九大代表、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成春自豪的对记者说,2017年,企业将迎来第一位退休的操作工,他已经在我们企业干了21年,这一点对于外资企业来非常不容易。他告诉记者,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在31.5岁,这一水平也比较同类企业要高,出现这一现象与公司较低流动率直接相关。他介绍说,2016年的企业员工流动率仅为5.47%,在同类公司中属于非常低的水平。

如何让企业能让人才安心的发展,李成春代表有自己的思考,其实很多人才都想在一家企业贡献一辈子的光和热,想在这家企业退休,但这需要有前提的,一是,你的能力要被认可,能继续在这家企业、岗位做下去,二是,企业也要能坚持到你退休。企业需要给人才有安定感,给他们一个不错的生活,这样才会使员工的信赖企业,满意度较高。李成春代表补充说,并不是一家企业开出高工资就能引入人,留住人,而应该看一家企业对人才的真实性价比。


视点

十九大代表杨卫:鼓励原创 做高水平基础科学研究

来源:中国网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要瞄准世界科技的前沿,强化基础研究,那么新的时代对我国基础性研究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又带来哪些新的挑战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十九大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

过去的五年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国发展,那未来如何更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造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年科技团队呢?

杨卫:这几年优秀的青年人才,包括科技方面的人才从国外回来的应该是逐年增多。我们就用一个指标来看,现在中组部的“青年千人计划”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来进行评审。从比例来看,去年的申报量就比前年增加了30%,今年申报量达到了3550人,又比去年增加了15%左右,他们普遍的水准都还是比较高的。像今年这样的情况,在第一轮函评的时候,如果按照去年的录取线就有将近一千人达到标准。

这个比例还是挺高的。

杨卫:对,我们今年只好把线往上提了一下。

提高标准,控制人数。

杨卫:这几年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青年人才觉得现在国内是有用武之地。在这样的一个大的形势下和很多青年人才计划的实施,都促进了优秀的一代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从国外学成归来。

我们常说做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有能做冷板凳的精神,您对此有怎样的感受?尤其是对于目前处在科研一线上的年轻人新生力量,有怎样的叮嘱和希望呢?

杨卫:我觉得您提的很对。青年人在他们一生最风华正茂的这样一段时间,应该集中全部的精力争取做出高水平的工作。在这方面,目前人才项目很多,一方面当然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但另一方面呢,如果你申请的人才项目太多的话或者想去戴的人才帽子太多的话,往往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是建议现在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一两个青年人才计划就行了,关键是要做出高水平的工作,要耐得住寂寞。

有一部分科研工作者可能会觉着做基础科学研究前景渺茫,您对此怎么看呢?

杨卫:在前几年这样认为的比较多。现在大家都已经看到我们进入新时代了,新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我们鼓励原创性的工作。这时候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就更强调了,也就是说以简单的追踪或者填补空白这样的工作空间是越来越小了,空白基本上都被填补掉了。因为我们在很多领域已经逐渐接近国际上的先进水平,所以就更希望用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来带动我们新的科学技术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要瞄准世界科技的前沿,强化基础性研究,听完报告之后您有怎样的感触?在新的时代对于我国的基础性科学研究提出了怎样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呢?

杨卫:大概几年前,我曾经向一位诺贝尔奖化学奖的评奖委员会的委员请教,关于评选诺贝尔奖他们主要的标准是什么?他们讲是两条:一条是开门之作,叫door opener,能够开启一扇门这样的一个工作,这一条和我们十九大报告里写的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非常像。第二条是要有持续的影响力,这个和我们讲的引领性的重大科技突破也非常像。我们中国目前发展到现在这个情况,基础研究已经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在国际舞台上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共同来一争长短到做出重大的贡献,再到要做出突破性的贡献,已经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了。


(二)聚集天下英才 建设人才强国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任芳祥代表——

高度重视培养国际化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对人才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代表、辽宁省盘锦市委常委、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任芳祥说。

任芳祥代表介绍说,近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明确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推动国际油气合作迈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在此进程中,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功不可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这支人才队伍关乎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关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关乎创新型国家建设,关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建设,更需要高度重视、大力培养。

任芳祥代表说,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一要注重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配套,结合国际化竞争加剧的形势,结合海外业务发展总体规划,结合科技创新的重点难点,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二要注重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选人用人方法落后、领军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实战能力有差距等矛盾问题,补齐人才培养的“短板”;三要注重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瞄准国际水平提高人才标准,拓宽选人用人的思路和视野,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竞争实力;四要注重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使用、激励约束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卢建军代表——

战略科技人才支撑中国领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对此,党的十九大代表、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卢建军感触颇深,“报告对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多层次的系统设计,其中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尤为关键,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前沿的战略科技重大项目,我国科技创新才能从跟跑、并跑变为领跑”。

深海、深地、深空、深蓝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科技领域,“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很多人知道‘天眼’,也就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FAST,但很少有人知道‘天眼’的‘眼珠’采用的定位技术就来自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战略科技人才段宝岩。”卢建军代表说。

“天眼”坐落在一个球形洼坑中,由悬索支撑的馈源舱与馈源就是它的“眼珠”。“段宝岩利用先进技术平台对馈源进行粗精两次调节,用6条柔性索实现了40厘米至50厘米的粗定位,再通过计算机动态控制,实现4毫米至5毫米的精准定位。”卢建军代表介绍说。

近年来,陕西在战略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对‘培养’的理解应该更开放一点,既包括国内的教育培养,也包括国外的教育培养。接下来,还要做好引进、激励和服务工作。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把这些人培养好、使用好,才能不断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卢建军代表说。


十九大代表:凝聚起创新人才“强磁场”

来源:科技日报

“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

正如总书记所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多位十九大代表表示,科技强国建设需要凝聚起创新人才的“强磁场”。

创新事业引来“海归潮”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点赞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首席科学家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潘建伟。

近些年来,我国通过“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对国家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实现精准引进。在细胞凋亡研究中全球领先的施一公、因拓扑绝缘理论享誉世界的张首晟、研发出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靶向抗癌药的丁列明……新一轮“海归潮”引来大批人才,引领中国在多个科研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十九大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介绍了一组数据:“中组部的‘青年千人计划’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评审。去年申报量比前年增加了30%,今年申报量达到了3550人,比去年又增加15%左右,申报人员的水平也都比较高。”

越来越多高层次创新人才归国与各种引才政策密不可分。十九大代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后,中科院根据指示出台了“率先行动计划”。其中的人才专项就是根据“率先行动计划”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包括科技帅才、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中科院为这些人才提供好的实验条件、配备助手,并在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关键人才稳得住

十九大代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室主任吴统文感受较深的是以重大工程创新平台留住人才。吴统文说,近年来,国家实施了系列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的重大战略工程,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他以气象领域为例:“气候模式这方面‘十二五’以前基本没有大的项目支持,‘十二五’期间973计划支持了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制工作,‘十三五’则支持了更多,科研人员拥有了更大空间和平台。我的体会是,只要是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就不用太担心没有项目、经费。”

除此以外,近几年我国出台系列政策,打造优良的环境凝聚创新人才。从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到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再到《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出台,给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极大增强了科研人员的“获得感”。

未来人才育得出

白春礼认为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也是建设“人才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强国’,这就包括培养一大批适应创新需求的人才,研究生培养尤其是自然科学理工科研究生培养,毫无疑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人才强国’建设的需要。”

他介绍说,中科院一直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目前这所大学有4.6万名研究生。4年前这所大学开始招收本科生,“每位本科生都有一位院士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当他的导师,大学期间可到哈佛、麻省理工这些国际上最好的学校学习一年,经费由学校来出。”

十九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院士也为“人才强国”纳入十九大报告感到鼓舞。“下一步我们学校将搭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分层面多领域进行规模式培养,努力提升创新人才科研水平。”他说。


战略支撑·战略力量·战略人才——十九大代表聚焦创新驱动

来源:新华社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九大开幕以来,创新驱动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夯实战略支撑

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开通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团队正在优化输运量,近期在实现更长的节点距离研发上有望取得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许武代表分享量子通信前沿动态。

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等多台设备参与观测;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美国波士顿市橙线地铁首批列车下线;中国科学院团队选育出植株2米多的超高产优质新种质“巨型稻”……

连日来,中国科技成果“井喷”的消息,让科技领域的代表们倍感振奋。大家认为,中国科技创新对产业、经济的引领和支撑越来越有力,尤其在航天、通信、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第一动力一发而不可收,未来必将愈加奔涌而出。

“中国LED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从产业方面讲,中国现在是LED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风益代表说。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代表介绍,中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算“天河三号”的预研工作正在顺利推进,2020年左右有望部署完成整机系统。

孟祥飞说,他和团队正致力于开发更多好用实用的APP,让超算在更多领域有用武之地。

“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一大批信息化程度高、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列装部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开启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征程。作为军工人,我尤其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二所副总工程师王广金代表说。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世界发展史已经证明: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

报告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这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代表说。报告擘画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在前沿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主要领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企业有资金、有项目,科研机构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产学研深度融合才能形成创新合力。”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耿家盛代表说。

“经济科技两张皮、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我们用所有权来激励发明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试点一年多来,百余项职务发明专利完成分割确权,成立多家高科技企业,成果转化取得初步成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翟婉明代表说。

在一线奔波近30年的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游艾青代表说,“我们搞农业科研的,必须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科技支撑。让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而且吃得更香。”

培育战略科技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强、科技强,才能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

报告明确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代表们纷纷表示,必须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和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创造安心钻研、潜心创新的良好条件,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把广大科研人员凝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

“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改革驱动创新。”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代表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激发人的积极性开展工作,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研人员创造公平、公正、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

中央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创新能力水平。“人的创造力是最重要的资源。电子科技处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一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我们大力通过理念、体制机制的创新来焕发人的活力。比如,2012年年底,中国电科开始实施首席科学家制度,对领军科学家不仅给荣誉和待遇,关键还给他们带团队、创业绩的机会,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熊群力代表说。

在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坚代表看来,高校是科研创新非常重要的阵地。中国有七成左右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来自高校。“必须把这个阵地的作用发挥好,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让有创造的老师‘名利双收’。”

筑巢才能引凤,培育战略人才需要搭好平台。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代表说,当地引进了10多家“国家队”科研院所,29所中外知名高等院校,集聚了近500家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了国家“千人计划”143人。这些人才通过科研创新打破了许多产品的国际垄断,为地方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倍加努力、精益求精,将交到自己手上的每一个零件高标准完成,保证深海装备正常安全运行,为实现祖国的海洋强国梦贡献我的一切。”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程实验室钳工周皓代表说。


十九大代表谈创新环境:已建立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政策措施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10月20日讯十九大新闻中心今日举办第四场集体采访活动。多位党代表回答了有关中国科技创新环境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秀杰表示,十八大以来,国家有一系列重大政策落地。有很好的环境可以放逐自己的智慧和思想,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来说,比如在项目申请、经费预算、项目经费执行、项目执行汇报等环节都有了很好的简化和灵活性。现在的政策在经费和项目管理上都给予很大的灵活度,使得科学家能够有资源、有条件去捕捉到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的增长点,使得他们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在创新发展的探索中取得更多引领性的成果。

关于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王秀杰表示,“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国际化、大科学,也越来越需要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很多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的科研项目都需要各个领域、各具专长的科研人员协同工作。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协同创新的政策。尤其在十九大报告中,又特别提出要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我们想,未来在科研评价方面也应该会有一系列非常好的政策,去促进科学家从科研的目的出发,更好地合作、更好地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做出科技方面的贡献。”

王秀杰还表示,过去几年,我国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科技部等相关部门针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需求,安排重大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组织建制化、体系化的科研力量,集中攻克重大科技问题。国家战略导向、团队作战可以成为我国科技快速跃升的重要手段。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卢建军表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就是科技人才。从去年的科技创新大会以来,我们最大限度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更加充分地尊重科技人员创新,以更加包容的胸怀宽容科研失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良好的、适合科技创新的环境。

卢建军指出,陕西有27.6万科技人员,如何真正激发人才的原动力,推动知识价值导向分配机制的落实,这就需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作为产业的“供给侧”,同时也是创新政策的“需求侧”。所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一定是双轮驱动,才能真正推动科技工作者创新的原动力,才能真正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表示,到2020年我们进入创新型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也感到时间紧迫、压力很大。我国走的是一条“以人才强、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道路。所以围绕着如何让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更方便、更自主、更有支配权,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围绕着科技人员在项目管理和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方面,让科研人员更有自主权。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现在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50%以上要奖励科研团队,这样他们就有积极性了。现在要强调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实行分类评价,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技术创新又是一种方式。技术是有成熟度的,有的是9级成熟度,有的12级成熟度,一篇论文肯定不能转化,但是技术到了什么成熟度能够转化,也要有标准,也要有不同的评价。产业化问题方面,我国鼓励科技人员跟企业合作,或者自己办企业。“以上这些,都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措施。越是时间紧,我们越是要聚天下英才到中国创新创业,这样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才更有把握。”王志刚说。

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表示,这几年科技人员的工作环境、创新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我是来自企业的,所以更有体会。企业本身机制比较灵活,研发人员无论是收入还是发展通道,这些年都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好,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样,都有同等的上升通道。在收入上,研发人员不仅有基本的工资,还有项目承包奖、产品效益奖。这些年我们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研发队伍的建设上也有非常大的发展。在政策层面也有很好的改进。由于政府更加支持、关注科研人才的引进,科研人才不仅在企业有比较好的收入,在政策层面,比如住房、小孩入学等都有很好的待遇。这些对于研发人员来讲都是很好的吸引,在我们研发团队里面就有不少从国外回来的人才。

关于改进建议,王恩东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意见的征求。因为企业是直接面向应用、面向用户的,他们对于技术和市场的敏感度可能更高,对于技术的需求可能会更加明确。也建议能够有更多来自于企业的专家参与到国家科技政策规划的制定工作中来。

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风益表示,“从现在到2020年还有三年的时间,如果从基础研究开始做技术创新工作,3年之内要想做到应用当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基础研究时间是比较长的,但如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进行深度融合,在3年之内还是可望做出一些新技术,搞出一些新应用驱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着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来源:黑龙江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作为医药卫生教育领域的代表,杨宝峰倍感振奋。

这已经是杨宝峰连续三届参加全国党代会。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的杨宝峰代表,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杨宝峰说,听了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深受鼓舞。报告是一部划时代的重要文献,具有强大的创新性、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引领性和战略性,催人奋进。

过去五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举世瞩目。杨宝峰代表说,他曾先后留学日本、加拿大,多次去欧美各校交流,是1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的荣誉教授和荣誉博士。2014年,他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讲学,当介绍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和创新的情况时,澳大利亚的同行们甚为惊奇,同他讲:“中国发展太快了,你们进步之快令人难以想象,这正是因为你们国家的制度好。”这次经历让他深受触动,也进一步坚定了投身于科技创新工作的信心。

杨宝峰代表说,党和国家向来高度重视科教和人才工作,特别是近五年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这次又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纳入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为国家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老学者要尊重关心关爱,对于后一辈年轻人,要培养他们成长成才,让科技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哈尔滨医科大学将搭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分层面多领域进行规模式培养,努力提升高校科研水平,为国家富强、百姓安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主任讲堂

要重点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一个重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以公平为基础的社会才能得到良好地发展,公平有助于提高效率、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办重点学校,对违法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的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把本应公平分配的教育资源优先向重点学校倾斜,侵占了其他学校的资源。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已经实施了近十年,重点学校还很多,有谁受到了行政处分? 国家要依法监督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政策是否合理,对学校的管理是否合法,依法取缔各级各类的重点学校,特别是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办重点学校是国家困难时期的权宜之计,现在逐步演变成为一些人的特权思想。用全体国民的钱办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有违社会公平原则,也造成家长和孩子心灵上的伤害。

现在的情况是,同一个区的公立学校,有的比发达国家的学校好,有的比欠发达地区差。上学贵上学难的主要原因是择校所致。当教育资源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又不能优价时,家长和学生择校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改变这种择校现象最好的办法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政府要逐步使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县(区)为单位均衡分配。每个学校都应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同类学校的政府生均拨款要一致,每个学校应该拥有大致相等的优秀教师数量。逐步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均衡,学生和家长就不用择校了,不仅解决了上学贵上学难的问题,还会促进社会公平,进步。

国家办教育需要理性规划,教育工作者需要理性负责;接受教育需要理性对待,评价教育需要理性思考。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泛在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和传承文明,家庭教育要培养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等,在良好品德基础上,积累大量知识后,经过社会大熔炉的泛在教育,才能体验和感悟人生。学校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社会诚信文明的提高要靠泛在教育。不能把家庭教育的不成功归罪于学校教育,也不能把泛在教育导致的问题归结于学校教育没办好。